贵州丹寨:“速度+质量+效益”铸造金钟新形象

13.08.2014  21:04

    改革开放后,贵州丹寨县因为交通“瓶颈”制约,虽然作为历任省长的工作联系县,但交通落后,区位吊边的基本县情,使丹寨的发展依然在一次一次的奋力谋求中步履蹒跚……2010年12月29日,时任省长赵克志到丹寨调研时指出:“丹寨要扎实抓好工业化和城镇化等几件改善民生的大事,带动全县人民尽快实现整体脱贫。”由此拉开了丹寨县用工业化引领全县大发展的大幕。

     基础薄弱,奋力赶超

    2011年1月,刚挂牌成立的金钟经济开发区满眼望去还是一片荒芜,但知耻而后勇的丹寨人,发扬“5+2”、“白+黑”的奋斗精神,奋力拼搏,硬是让开发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快速发展。

    一方面,加快开发区基础及配套设施建设,至2013年上半年,核心区已基本实现“八通一平”;学校、医院、敬老院和城市综合体等配套设施已经或即将建成投入使用。另一方面,围绕机械装备制造、特色食品、电子应用等主导产业,使尽浑身解术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工业企业92家,提升园区经济实力。

    2014年春节前,外出打工回来的扬武镇羊排村村民杨阿万从车站带着妻子拖着行礼准备打的士回家,但当的士带着他们驶过宽阔的园区大道,看着两边林立的厂房时,在他妻子的提醒下,他强烈要求的士师傅把他送回车站。的士师傅问他干嘛又不去了的时候,他说:“去我家的路不是这样的,你明明是想骗我们,多收我的钱。”正当两人争执的时候,一个围过来看热闹的熟人对他说,那就是去他家的路。他才悻悻地向的士师傅道歉说:“对不起师傅,是我错怪你了。丹寨的变化太大,才出去不到三年我们就找不到回家的路了!

     注重质量,先人一着

    “你们园区规划得很大气。从整个园区看不到一个企业冒烟,说明你们对产业发展的定位比较高,这是其他一些开发区所没有的。”2013年4月,率队到金钟经济开发区考察的重庆市沙坪坝区经信委党委书记、主任李波这样说。

    成立之初,金钟经济开发区就把发展目标定位向高。除基础设施高标准规划,高标准建设外,还根据矿产资源少的县情实际,把园区确定为承接东南沿海地区科技型产业向内地转移的重要基地。目标是引进一批规模大、效益好、科技含量高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在提高园区产业层次的同时,实施生态移民工程,使搬迁进城农民实现市民化。据统计,目前落户金钟经济开发区的92个企业中,装备制造产业项目27个,特色食品加工项目15个,电子应用项目5个,民族医药3个,其他民族手工以及服务类项目40多个,基本没有高耗能和高污染项目。

    凭着高位的规划和快速发展,金钟经济开发区先后被列为“贵州省‘511’示范园区”、“贵州省知识产权试点园区”、“贵州省新型工业化装备制造产业示范基地”。

     效益初显,以实绩论英雄

    “我现在也成城里人了!既能照顾父母,还能得到与在沿海企业打工一样优厚的收入,还在城里买了房。”去年从广东打工回家后,到贵州兴富祥立健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工作的韦永琴向笔者说。

    小韦所在贵州兴富祥立健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是2011年开发区建设后落户的企业,该企业严格采用国际上的管理模式,使企业的经济效益成倍增长。2013年9月远赴德国参加“汉诺威欧洲机床展”,2014年2月,与美国Glebar公司达成4000万美元的合作协议。

    在金钟经济开发区,类似兴富祥一样的企业还有九鼎车辆、斯凯尔电子、兴博农业等等,这些企业目前已经成为丹寨及周边县市民工争相应聘的理想之选。

    在这批企业的带动下,金钟经济开发区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初步显现。

    2014年上半年,金钟经济开发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5.8亿元,完成工业总产值16.9亿元,完成500万元以上工业增加值31亿元,完成财政收入0.68亿元,新增就业人口2720个。在2013年9月公布的全省开发区2012年绩效考评结果中,金钟经济开发区在百亿级开发区中考核总指数排名第7位,其中:综合效益排名第1位,经济增幅排名第3位,管理能力排名第4位,创新能力排名第7位,经济增量排名第10位,是贵州省唯一一个5个类别指数进入前10位的经济开发区。(祝金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