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动物健康,我们才会健康

22.06.2016  17:08

核心提示:越来越多的数据和案例告诉我们,地球的生存环境正在日益恶化,保护生物多样性成为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手段。然而如何保护生物多样性?仅靠保护区和保护组织么?实际上,很多人所不知道的是,在我们的自然保护区,盗猎盗砍行为从来没有消失,人工化肥农药的使用也从来没有间断……如何才能从根本上禁止这些行为?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调动所有的人的积极性参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这正是解焱博士正在思考和实践的事情。





解焱,保护地友好体系发起人

我们现在的野生动物保护非常薄弱,一个非常大的原因是大家还是不太清楚自然保护和自己有多大关系,所以今天我想讲的第一个问题是:环境是否健康的最好标志是什么?

可能很多人都会想PM2.5、绿化率。但这些实际只能表示我们环境健康的一个方面,特别是绿化率——我们城市绿化率非常高,北京30%多,为什么我们北京环境并不好?因为我们的城市植被非常单一,有些甚至是外来的物种,所以其实没有形成非常健康的生态系统。

到底什么能够综合性地代表我们环境的健康呢?其实就是野生动物种群的健康。因为野生动物要生存下来的话,需要一年四季,甚至很多年的生存需要的生态环境,清洁的水、它的繁殖栖息地,一年四季的食物等。当我们环境当中有比较健康的野生动物种类和数量的时候,我们环境一定是健康的。所以其实野生动物和我们生态环境之间关系非常密切的。

但是,下面这些数据大家看到,我们过去四十年时间里面,脊椎动物的数量和淡水物种的种群规模,下降的比例是非常大的。1970-2010年,全球生物多样性持续下降,全世界脊椎动物的数量下降 52%,淡水物种的种群规模平均下降了 76%。这是过去四十年的状况。大家可以想见,下一个四十年,我们地球生物是什么样的状况。


动物保护存在的问题

我自己开始从事野生动物保护工作,纯是因为喜欢野生动物,喜欢自然环境进入到这个行业,从1994年开始做相关科研工作。从保护斑鳖、藏羚羊、扬子鳄,到东北虎的栖息地保护东北虎,在过去的二十年的保护和研究工作中,发现保护过程中存在很大的问题。

东北虎的保护工作我做了将近十年。大家可以看到,这个是在东北虎栖息地的套子,铁丝圈成的活套,动物踏进去以后被套住四足,或者脖子,动物就会死亡。大家看到的这些,是我们和当地的林业局,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志愿者在2014年和2015年,两年的时间里面清除的,将近五千个。但是,清套这个工作实际从2000年开始一直到现在,还在不断清,清除以后又有老百姓不断下套子。




这是农民养的牛,这种牛放到野外就像野生动物一样,会被老虎吃掉,所以当地老百姓也会产生怨恨心理。我做了十年东北虎保护的工作,常常在想,这种保护的可持续机制在哪里?我刚才说的清套子的工作,需要反反复复,每年都要做。当我们申请经费的时候,第一年能拿到经费,第二年可能拿到2/3,第三年可能拿到1/3,第四年再去申请经费非常困难了,但是这样的工作如果不做的话,大家可想而知,老虎面临的问题。







一次大胆的尝试

2012年的时候,我辞掉了过去的工作,包括国际野生生物保护协会的综合项目主任,包括国际动物学会的秘书这样的职务,开始做一些尝试。




现在给大家看到的图是在东北虎的栖息地珲春,它的山林水流到山下形成的湿地。这个湿地除了水塘之外,其他很多地方都是水稻田,我们在这儿尝试不使用除草剂和化肥种植水稻。

因为这块栖息地生产的水稻不仅仅是我们人类食物,每年春夏两季,还有上十万只候鸟在这个地方觅食,这些水稻养育着非常多的候鸟。

我们在这儿做了两年工作,每年都减少有害物质的使用,特别是像除草剂、杀菌剂等危害比较大的物质。在这儿生产出来的水稻,是一些更高质量的产品,这个对于我们食品安全来讲已经有了大大的提升。通过第三方非常全面的检查,在300多款大米当中,它的安全性排在前5位,一方面因为不用化肥,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环境、水、空气本身质量非常高,所以这种高品质产品,在这个市场上能够得到更多认可。销售到这些产品的一部分经费,我们已经返回给当地支持野生动物保护协会。

如果能够形成这样一个稳定模式的话,意味着不仅我们人能够吃到安全的食品,大雁也能吃到更安全的食品,同时我们当地开展保护工作的这些人,他们有工作的经费,当地老百姓他们也支持保护工作。

类似的这种模式,我们现在已经在全国15个地点开展,大家可以看到我们在云南,四川,贵州,海南,山东这样的地方也都在实施,涉及到的都是一些大家非常欣赏或者是喜爱的这些物种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保护地友好驿站分布点

当我们在项目地开展了非常多的工作,做了很多保护,同时也生产出来这些高品质的产品时候,你会发现,如果城市人对这样的工作不认可,或者说不了解,这个机制其实不成立的。


城市人如何参与?

我们从今年开始推动城市对保护地体系的了解,参与和支持。我们做的第一个比较大的工作,就是在北苑家园的旁边建了一个保护地友好驿站,推动保护地和城市交流。在这儿,我们可以搞各种自然教育的活动,我们有自然保护的书籍、宣传片播放。另外来自保护地的这些产品能够在这个地方进行充分展示。很多的食品,都是用来自保护地各种各样的产品来制作的。可以说,这个驿站是保护地友好体系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

从驿站我们希望能够让更多城市的人了解自然保护地。从驿站开始,父母或者是孩子能够到我们项目地去。比如这张图大家看到的,就是当地的农户带着从北京上海来的用户到现场去做一些大雁米的收割工作。同时他们也做一些科学的实验,对大雁米田里的杂草和使用除草剂的田里杂草进行比较。你可以看到,使用这些有害物质的杂草数量非常少的,只有三根,我们这边有160根。有的时候我们其实不一定非要用数据化的这种东西或者说检测的仪器来检测,是不是有农残,生物多样性的表现实际很多时候能够充分证明你的产品安全性。




大雁米田里的杂草和使用除草剂的田里杂草

北京北苑驿站是我们的第一家驿站,我们计划要建一个网络,这一个网络包括我们绿色的点,都是在项目地。

从保护地到驿站,这一套的东西,当我们把它们组合在一起,给它一个名字,叫保护地友好体系。保护地友好体系2013年底成立的,它的目标非常明确,就是阻止全球性的生物多样性下降,保卫生态安全的底线。我们战略不是少数人去做,不是光靠自然保护区的工作人员去做,我们要动员全社会参与保护。核心措施实际是扶持当地社区的这种保护能力。这需要城市的人,形成支持的力量。

我们未来生态安全底线什么样的规模呢?到2020年占到陆地面积的17%,海洋面积10%,这是全球目标,我们中国也是认可这个目标的。要实现这个目标,未来还有一条非常远的路。这条远的路不光是我们这些从事保护的人的责任,它实际是我们全民的责任。

四十年之后生活的环境是不是能够支撑我们在座的、所有人的生存或者说各位后代的生存?

当你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可以加入我们的保护地平台。通过这个平台,我相信你可以找到各种各样的方法来参与和支持保护工作。你不用放弃你的工作,不用放弃你的高薪,你也不用非常辛苦地天天在野外做很多工作……在城市,在家里,在你熟悉的环境当中,你仍然可以做很多保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