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基层民兵班长的今生誓言

19.03.2015  18:21

一个基层民兵班长的今生誓言:消灭冰雹!

——记镇远县羊场镇气象炮站民兵班长陈应德

参与技能比武。(张钟鸣 摄)

陈应德(左一)在调整炮筒角度。(江春健 摄)

    春光明媚,鸟语花香。

    近日,我们走进了镇远县羊场镇气象炮站。炮站位于一个山坳上,4亩见方。炮站四周建有围墙,东南角有一栋两层的办公楼。办公楼的左侧有一间仓库,正前方有一座气象高射炮,右侧是操场。竖立在操场中央的风向标随风缓缓地转动着。炮站民兵正在上操。“向右转,跑步走!”年近四十的炮站民兵班长陈应德一声令下,三个民兵跟随着陈应德绕圈跑起来。“一二三四——”洪亮的口号声回响在寂寥空旷的山谷,振奋人心……

     最难忘的一次人影作业

    民兵们跑完步,便进行高炮作业演练。动作迅速敏捷,又十分娴熟。“每一次演习,都会让我想起那次作业。”陈应德向我们讲述了他难忘的一次经历。

    2013年3月22日清晨,连续坚守了一天一夜的炮站民兵仍然在观察天气状况。一道电光闪过,周围的乌云闪现出红色。不久,刮起了大风,乌云翻滚,电闪雷鸣。陈应德断定,冰雹即将来临。于是,陈应德立即电话请示上级,上级批准用弹。陈应德紧挨高炮站立,发号施令。两个民兵迅速取下炮衣,一个搬出增雨弹,上弹入膛,就位待命。陈应德命令道:“目标西北方向。”民兵马上摇动炮身,调整炮筒角度。陈应德跟着高炮转动后立定。“目标捕住!”一民兵报告。“朝天放!”陈应德一边命令,一边扬起手臂指向目标。“”的一声巨响,炮弹成功发射,把四人的耳朵震得“嗡嗡”直响。刹那间,炮弹升空击中目标炸开。民兵继续作业,“咚咚”的炮声连绵不断。天上的冰雹终于化成雨降下,打在民兵的脸上,民兵们却哈哈地笑了。那一天,四人一共作业12次,发射增雨弹548发。直到次日凌晨4点,四人才吃上昨天的早饭。这次作业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极大地提高了气象防灾减灾的知名度。当地政府和广大群众对此高度赞扬。

     从小立志消灭冰雹

    “我就是要消灭冰雹!”陈应德向我们讲述了他从小的心愿。有一回,八岁的陈应德与父亲上山干活。忽然,乌云密布,狂风四起。父亲赶紧丢下锄头,用撮箕罩住了小应德和自己。紧接着,鸽子蛋大的冰雹从天而降,狠狠地砸向父子俩。一粒冰雹砸在父亲的手臂上,立刻红肿了一大块。懂事的小应德,看在眼里,疼在心里,暗自发誓:“我一定要消灭冰雹!

    1998年中专毕业的陈应德,为了家里生计,不得不外出务工。2001年,陈应德获悉家乡建气象炮站并且征招民兵,毅然放弃外地高薪工作,返乡应征当了民兵,并且就任炮站民兵班长,从事气象服务工作。年轻的陈应德苦练本领,勤学技术,努力工作,成绩显著,并于2014年10月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2013年镇远县伏旱,羊场镇最为严重。邻村一位陈大伯前来炮站求助,希望能增雨抗旱,不然秧苗就没了。就在同一天,又有一位养鱼的刘大哥也来求援,说是鱼塘的水都快干了。再不下雨,鱼苗全得干死掉。陈应德据实请示后,对他俩说:“你们回去吧,今天肯定下雨。记得把鱼塘出水口堵好。”刘大哥看他年纪轻轻,不免有些半信半疑,当天没有去堵出水口,心想:“即便是下雨,也冲不垮塘口。”陈应德送他们出了炮站,便召集民兵作业。“咚咚” 的炮声在山谷响起。“要下雨了!”有村民高兴的说道。但是也有村民嘲笑:“打炮也没用。那么晴的天,怎么会下雨?”当天晚上9点,下雨了,而且越下越大,一直下到第二天早上9点多。乡亲们都纷纷夸赞陈应德:“这小子还真有两下子!说下雨就下雨。”这回可苦了刘大哥,一大清早就去堵塘口了,已经弄得全身都是泥水。

    陈应德凭借过硬的本领获得了不少殊荣,最高的一次是在2013年被贵州省气象局授予气象服务贡献奖暨优秀气象员奖。同年,炮站也被羊场镇评为“先进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