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二三事”讲出“一二三”——清镇市同步小康驻村工作记事

25.12.2015  13:15

一二三”帮扶定目标,“一述两评”展风采,关怀机制暖人心增活力,“三支队伍”督查作保障……今年以来,清镇市60个同步小康驻村工作组、181名“第一书记”,深入扶贫攻坚一线,服务农村基层发展,在广袤的农村天地,用实际行动践行着“驻得下更要助得好”的诺言。
  “”有成绩 “”有底气
  “我叫林文书,驻村以来,我为洛阳村做了8个方面的工作,第一件是引资金、项目强村富民,第二件是做好民生保障……
  近日,在清镇市创先争优“一述两评”活动中,伴着多媒体图文并茂的生动演示,清镇市委政法委派驻王庄乡洛阳村的“第一书记”林文书登上讲台,将驻村工作娓娓道来。台下,与会驻村干部代表、党员群众代表边听边看,并从“群众认可、实绩展示、工作作风、辛苦指数”等方面,对林文书的工作进行评分。
  “一述两评”,即实绩陈述、成效点评、满意测评,清镇市每季度开展一次。驻村干部在市、乡、村三个层面讲述驻村故事、交流工作经验、展示良好形象、检验工作成果,形成了“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方家寨村驻村干部刘光武,通过创先争优“一述两评”,创新提出“三找五问四破一创”的驻村模式,并讲述了11个项目从引进到实施过程,大伙儿找到了学习借鉴的方向;鼓钟村“第一书记”王彬,关爱留守儿童、资助困难大学生,用一张张照片感动了在场的所有人。
  “”有成绩,“”有底气。“一述两评”活动中,驻村干部“”的内容实实在在,分析问题找准“薄弱点”,总结成绩紧扣“闪光点”。通过“一述两评”活动的开展,今年以来,清镇市已推选出12名优秀驻村干部。
  用心用情 真蹲实“
  “为所驻村做力所能及的二三事,让自己驻村期满时讲得出一二三。”这是清镇市对驻村干部、“第一书记”提出的工作要求,最终也成了大伙儿对自身的要求。
  田丰是贵阳市委党校干部,派驻王庄乡簸涌村担任同步小康驻村工作组组长、“第一书记”后,协调资金对进村路实施改造,使簸涌村和相邻的小坡村900余户3500余人,告别了“晴天一身灰,雨天满身泥”。修路期间,他发动村民、调解矛盾、监督工程进度,事事亲力亲为,在进村路成功白改黑的同时,他也由白变黑,成了村民夸赞的“黑小伙”。
  田丰修路的事迹仅是清镇市驻村工作一个缩影。按照“一二三”帮扶活动的要求,驻村干部至少联系实施一个项目,至少联系两户贫困家庭,至少联系三名留守儿童或“鳏寡孤独”老人,为村民解忧,谋山村发展。
  栽江村精准扶贫的鸡苗运载到位;茅草村、方家寨村迎来了医务人员的义诊;韩家坝村的群众工作室即将竣工;芦荻哨村实施立面改造后,青瓦白墙的美丽乡村气息扑面而来……活跃在乡间的“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们,正在一点一滴地改变着清镇大山里村寨的面貌。
  截至目前,清镇市驻村干部、“第一书记”共联系实施项目268个,涉及资金4000余万元;联系帮扶贫困户549户、留守儿童或鳏寡孤独老人1048人。
  “”“”结合 激发活力
  “感谢组织的关心,驻村这段时间,我与村民结下了深厚的感情,等身体好点之后,我会继续回到村里”。这是大寨村驻村干部胡忠生病时,接到清镇市慰问短信后的回信。
  “组织常态化的关怀,培养了我们对清镇的乡愁记忆。”来自贵阳的驻村干部谢凝睨说。
  据了解,为进一步强化组织对第一书记、同步小康驻村队员的关心关怀,清镇市通过直接到村或者电话、QQ、微信等方式,加强与驻村干部的沟通交流,解决他们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使他们留得住、愿意留下来。
  今年以来,清镇市共到村关心帮助驻村干部800余人次,打电话关心和提醒200余次;通过手机、QQ、微信发送关心慰问信息60余条,覆盖驻村干部4000余人次;慰问生病的驻村干部10人次,谈心谈话23人。
  “在给予驻村干部关心关怀的同时,我们对他们的工作要求也十分严格。”清镇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谢国波介绍,“”与“”的结合,是清镇市驻村工作的特色,为确保工作取得实效,该市组建了3支督查队,常态化管理驻村工作。截至目前,已开展暗访26次,发现和纠正问题22起;开展督查150次,指导工作400余项,下发通报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