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致富不算富,万人致富我幸福”

05.12.2014  23:12

一人致富不算富,万人致富我幸福

——— 记全国杰出农村实用人才奖获得者唐继梅

 

在松桃苗族自治县,提起市、县、镇三级人大代表、中共党员、继梅养殖专业合作社法人代表唐继梅,人们都会竖起大姆指齐声称赞:是带民创业致富的“女能人”。

      几年来,她先后为当地各族贫困户提供资金,无偿提供种猪,无偿提供技术,2014年,使当地213户各族贫困农户从5年前的年户均收入4800元增至2.3万元,使他们脱了贫,走上富裕之路。

      每一个成功者的背后都有一段不平凡的经历,都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今年9月,唐继梅组建的合作社被全国妇联、农业部认定为〝全国巾帼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和“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唐继梅从一个普通的农家妇女转变远近闻名的巾帼英雄,成为“全国杰出农村实用人才奖”获得者。说起她的传奇历程,被许多人津津乐道。

 

艰苦创业,闯出一片新天地

      唐继梅是大兴镇星光村一名普通的农家妇女,今年35岁,中专文化。从湖南省凤凰县嫁到贵州大兴镇婆家时,男方家只有一间土房,婆家一分家,住房加厨房不足50平方米,整个家产还不值1万元,唐继梅想通过养猪改变自己生存条件,但苦于无资金。

      2003年3月,大兴镇党委书记到星光村了解情况,她请求村干部帮忙打听借款的事,这位书记听了后,就让信用社贷了5000元款,唐继梅当即买回了30头小猪崽,修点简易圈舍精心饲养,4个月后竟挣了3000余元,她惊喜万分,铁定心思想养猪。于是,她第二次壮着胆子找到党委书记,书记觉得她能吃苦,有头脑,帮她担保贷款10万元,叫她按县畜牧局技术要求,在退村进区的空闲地里建起了3栋标准化圈舍,唐继梅感激万分,决心养好猪。从此唐继梅吃住在养猪场,天冷了为猪保温抗冻,天热了又为猪圈浇井水,每天守在猪圈旁,观察生长、生产情况,发病前有什么变化,怎样才能预防痢疾等等,短短一年,她作了1万余字的观察记录。功夫不负有心人,她养的猪膘肥体壮,成为人们的抢手货。

      养猪开了好头,除还清贷款外,手中还有了存款。这时,她又在思考如何扩大规模,2004年她盖了5栋标准化养猪圈舍,购买了种猪。她与丈夫向跃杰起早摸黑,艰苦创业,同时唐继梅还善于观察养猪市场的变化情况,当发现周边需要大量肉猪时,她又做起了贩猪生意,大大的赚了一笔钱。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在创业路上,唐继梅付出了自己的心血和辛勤的汗水,她用赚来的钱又投入到扩大养猪业上,逐年扩大,逐年发展,用勤劳的双手,聪明的才智走上了成功的创业之路。

 

一人致富不算富,万人致富我幸福

      为了带动周边更多的农民走上致富路,唐继梅决定再扩大养殖规模,组建养殖专业合作社,让大家看到致富的希望。“我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市县镇三级人大代表,就是带动更多的乡亲走上致富路,把养殖业作为我们村的一村一品来打造,让大家尽快摆脱贫困的生活。”这是唐继梅常说的口头禅。

      2007年,唐继梅组织几名养猪50头以上的大户先后去广东、湖南、广西、云南等地的养殖场进行考察,最后总结摸索出一条捷径,就是组建养殖专业合作社,把零散养殖户的力量聚集起来,形成集群优势,抵御市场风险。唐继梅与几户养殖大户的想法很快得到了大兴镇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2008年1月,经镇政府推荐,上级有关部门批准,组建成立了松桃继梅养殖专业合作社。合作社本着为社员提供“三共”(信息共享,资源共用,经济共助)的服务宗旨,帮助“三缺”(缺资金、缺技术、缺项目)农户和社员提供种猪、饲料、技术、和生猪营销等服务,并先后在大兴镇发展了12个生猪规模养殖场,合作社的养殖规模不断扩大,从2008年起初的102户发展到目前的230余户,除大兴镇外,还辐射贵州松桃的正大乡、盘信镇,与湖南交界的凤凰县阿拉镇的农民1000户以上,在湘黔边区逐步形成一条连接小生产与大市场的产业链条。

 

推广新技术,提高农户养猪效益

      为提高生猪生产水平,降低饲养成本,在该县畜牧兽医局的大力支持下,2011年8月,唐继梅在她的养殖专业合作社开始推广猪人工授精技术,对200多户社员和周边养殖户实行统一采精、统一配送、统一标准指导猪的人工授精技术,统一收20元精液成本费的“四统”服务。由于此模式不但保障精液的质量、节约成本,还可因受孕率提高、产仔数增加等为养殖户创造许多额外价值,确保养殖户增收,为助推农民养殖增收探索出一条新路子。

      2011年5月,唐继梅又在大兴镇与正大乡交界的雅山塘建起了300亩无公害生态葡萄园基地。

      雅山塘葡萄园基地处于贵州和湖南的交界地,又是铜松二级公路的显眼路边,葡萄园左边和后方连接大兴镇 230.7亩油茶基地,右边连接正大乡200多亩百合示范园,形成了一道靓丽的农业观光园。

      为打造成现代循环农业新亮点,唐继梅对每个技术环节都严格按照无公害生态葡萄园的技术要求,筹资200万元,购置标准化的水泥桩,铁丝、钢丝等物资,邀请具有高级职称的县农牧科技局高级农艺师罗贤君、廖小华等农业专家现场指导,全面实行栽植品种优良化,棚架搭建标准化,果园管理科学化,出产水果无害化的“四化”标准建设,自2012年挂果以来,年增收入200多万元,口感口味深受好评,产品供不应求。

 

扶贫帮困,奉献一片爱心

      唐继梅靠党的政策,一步一个脚印实现了勤劳致富的梦想,她没有忘记国家和当地各民族乡亲,更没有忘记渴望致富的的各民族贫困家庭。2008年,当她了解到本村苗族村民向跃福、向忠国、唐官贵、唐金望、吴燕、土家族村民刘开兴等贫困家庭想养猪的情况后,立即送了100多头小猪到他们家,并经常打电话教他们应该如何养猪、如何防病。凡周边村民生活有困难,又无致富门路,唐继梅都借钱给他们购买良种后备母猪,经常上门传授技术,如今,被她扶持的30多户少数民族贫困户年养殖纯收入都在2万元以上。

      几年来,她先后为200多户各民族贫困户提供资金,向专业饲养户年提供良种猪,在她的带动下,周边有10余户少数民族农户搞起了规模养猪场。

      帮助买种猪,提供技术,使当地贫困户都脱了贫,走上了富裕之路。正如她所说的,我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了才算富,我逐年扩大规模,其目的就是引领周边各民族村民奔富路,我作为一名市、县、镇人大代表,更应该把胸怀放宽,目光放远,把经济搞上去,为建设少数民族新农村贡献一份力量,是自己应尽的责任。

      国庆黄金周,秋高气爽。国家农业部传来喜讯,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继梅养殖专业合作社法人唐继梅,荣获“全国杰出农村实用人才奖”称号,成为贵州省唯一的获得者。

(杨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