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推“一带一路”沿途各国文化交流 迈向亚洲命运共同体

24.05.2015  13:43

中国网总编辑王晓辉接受华龙网记者专访。 首席记者 李文科 摄

华龙网5月24日12时讯(记者 杨涛)提到“一带一路”建设可能你联想到的是经贸合作。其实,文化交流同样是必不可少的一环。在接受华龙网记者专访时,中国网总编辑王晓辉提出,新媒体的出现,为推进国际文化交流,提供了广泛的群众基础。依托交流,可助推沿途各国人民达成共识,带动各国合作共赢,迈向亚洲命运共同体。

助推“一带一路” 网媒要做宣传者传播者引导者

今(24)日,“一带一路”建设与网络媒体责任论坛在渝举行,众多中央新闻网站、省级重点新闻网站的总编辑和相关负责人聚集重庆,为网络媒体如何做好报道策划,助力“一带一路”建设支招献策。

一带一路”倡议对外贯通亚洲、欧洲、非洲等不同区域,对内联动新疆、甘肃、重庆、福建等多个省市,形成多国协调发展。在中国网总编辑王晓辉看来,整个构想气魄宏伟,波澜壮阔,在经济、政治、外交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是我国发展的一个难得机遇。

王晓辉表示,网络媒体具有传播渠道多、范围广、速度快等优势,可以依托视频、文字、图片等多种方式进行宣传报道,因此,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网络媒体应该成为战略构想的宣传者,信息的传播者,舆论的引导者。

在传播过程中,网络媒体首先要做的,就是讲清“一带一路”是什么,能给中国带来什么,能给其他国家带来什么。不仅要讲好中国故事,还要讲好人家的故事,明确对谁讲、讲什么、用什么方式讲,针对不同国家,制定不同的传播策略。

通过讲故事,通过信息的传递,将促进“一带一路”沿途各国人民交流,加深对彼此的了解,进而达成共识。这份共识,将有助于各国间合作共赢,迈向亚洲命运共同体,开创亚洲新未来。

举办线下活动 以民间文化交流推动各国互利互信

除了加强经贸合作,不同国度间的文化交流,对于“一带一路”建设同样具有重要作用。王晓辉分析称,互联网具有互动性特点,这成为网络媒体的一大优势。

过去,信息往往是由媒体发布,是“一对多”的传播模式。伴随新媒体的出现,交流的主体变得无限扩大,变成“多对多”传播模式。只要你愿意参与,不论你来自哪个国家、地域,都可以成为对外传播的主体,这为国际间的文化交流,提供了广泛的群众基础。

除了在网上进行传播,线下活动同样必不可少。王晓辉表示,以中国网为例,此前就举办过中印媒体论坛,邀请中国、印度两国的媒体相互交流,加强了解。同时,还举办了中俄书法比赛,邀请俄罗斯网友秀才艺,写书法。经过网上评选后,优秀者可以前往中国,接受颁奖,从线上交流变为人与人面对面的交流。

来到中国后,国外的网友又能把自己的所感所想,通过新媒体手段,发到互联网上,与朋友分享,传达中国人民的友好善意。通过这种民间交流的方式,无疑将推动各国互利互信。

(微博报料方式:网友可登录新浪微博“@华龙网原创新闻”提供新闻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