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扶贫办规划两年投资六千多万元助力麻山“减贫摘帽”-------------麻山乡精准扶贫再次迎来发展重要机遇

07.04.2015  11:41

        石漠化现象严重、生存条件恶劣、经济基础薄弱、农业发展程度低、基础设施落后的望谟县麻山乡,再次迎来发展的重要机遇,省长陈敏尔要求集中力量对麻山乡实施精准扶贫,取得经验后再在全县乃至全省其他12个发展困难县推广,省扶贫办为此规划2015至2016两年投资6207.7万元,帮助麻山乡实施“减贫摘帽”的“四项行动计划”。

        麻山乡位于望谟县东部,全乡有6个行政村52个村民组,有贫困人口5085人,占全乡总人口的56.3%。喀斯特地貌占全乡面积的78%,是全省最典型、最贫困的深山区、石山区,是全省新阶段扶贫开发100个一类重点乡镇之一,省、州党政领导多次深入麻山调研,问计于民,共同制定麻山扶贫大计,通过“出重拳、下猛药”,使麻山乡群众20年来在生产、生活水平上有了明显改善,但“滴水贵如油、公路等级低、基础产业弱、教育落后、自我发展能力极为虚弱”等实际问题仍还存在,需要各级党委、政府继续加大扶持力度,为望谟县在2020年与全国同步小康打下基础。

        2014年5月,省委副书记、省长陈敏尔到麻山乡调研,针对望谟县的扶贫开发工作,陈敏尔强调,要做到“千方百计扶持基础设施、千方百计扶持特色产业、千方百计扶持教育培训。”把麻山乡作为望谟县扶贫攻坚的突破点来抓,按照“能发展,可借鉴,可复制”的要求,集中力量对麻山乡实施精准扶贫,取得经验后再在全县乃至全省其他12个发展困难县推广。

        为啃下这块扶贫攻坚中的“硬骨头”,全面推进麻山乡精准扶贫工作,为全省麻山地区脱贫做出示范,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多次召开专题会,邀请黔西南州委、州政府,望谟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同志,研究麻山扶贫攻坚工作,确定2015至2016年麻山乡以增加贫困群众收入为核心,以恢复和保护麻山生态、推动和促进麻山发展为底线,着重实施生态移民、基础设施、扶贫产业、教育培训四个方面的行动计划,使麻山乡的基础设施好起来、扶贫产业活起来、群众素质提起来、贫困群众富起来、石漠化山头绿起来,让贫困农户迅速达到脱贫致富的目标。

        去年10月,望谟县政府编制了麻山乡精准扶贫“四项行动计划”建设方案,具体内容包括:2015年实施扶贫生态移民工程项目1个,投入财政扶贫专项资金1116万元,对麻山乡187户930人实施生态移民搬迁;开展小康寨、小康水、小康路、环境综合整治等8个项目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财政扶贫专项资金3186.7万元,2015年实施子项目4个,2016年实施子项目7个;扶贫产业建设两年实施草地生态畜牧业和食用菌栽培2个产业项目,投资1805万元。教育培训建设行动有4个方面,项目两年内总投资100万元:一是开展“雨露计划·圆梦行动”,资助贫困生80人;二是“雨露计划·助学工程”资助贫困生120人;三是“雨露计划·‘当家女’培育”,培训农村妇女、女青年60人;四是“雨露计划·能人培养”,培训农村致富带头人200人;五是“雨露计划·农技培训”,培训贫困群众10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