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山用“加法”丰富农村营养午餐

24.07.2014  14:10

     阅读提示

    时值中午,偏置一隅的万山区谢桥办事处石竹小学的上空弥漫着浓浓的饭香。食堂墙面上挂有今日菜谱:青椒炒肉丝、莴苣片、豆腐、紫菜蛋汤。

    开饭时间到,孩子们列队秩序井然地进入食堂,没有吵闹、没有推挤,只有孩子的欢笑,老师的絮语。

    看着热腾腾、香喷喷的午餐,校长邓少华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这是孩子们最快乐的时光,每天都盼着这一刻。现在孩子们脸色红润了,下午上课更有精神了。”石竹小学开餐的一幕只是万山区实施营养改善计划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万山区按照“校校有食堂,人人吃午餐”的工作要求,以保证营养午餐安全和质量为抓手,扎实推进营养改善计划,每年让数以万计的农村中小学生从中受益。

     全覆盖 每所农村学校建有食堂

    “孩子每天中午在学校食堂吃,既方便,又有营养,我们也有更多精力干其他事情了!”家住高楼坪乡的学生家长刘勇说,现在他们夫妇俩一个开车跑货运,一个经营杂货店,一年的收入可以净挣15万元以上。

    2011年秋季学期起,国家在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启动“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中央财政每年投入160亿元用于实施此项民生工程。

    2012年,该区启动实施营养改善计划,是首批被列入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试点县。营养餐”在该区71所农村中小学全面铺开后,当年共有12907名农村孩子享受到了这项惠民政策。

    “万山地方财力薄弱,民生问题繁重。但在‘营养午餐’上,万山舍得花钱。”万山区教育局局长刘洪长说,在实施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进程中,该区一直在国家补助的基础上做“加法”。

    在区财政极其困难的情况下,该区投入资金1135万元,新建村级学校以上标准化食堂20个和边远农村非寄宿制学校爱心食堂4个,实现全区农村“校校有食堂”;投入资金150万元回收对外承包的学校食堂,实现所有学校食堂公益性、零利润经营;争取到价值140万元“春苗计划”食堂设备,改善学生的就餐条件。

    “有了标准化的食堂,学生就不用在教室里用餐,而是统一到新食堂就餐,能够确保饭菜的温度和卫生。”刘洪长介绍,在营养改善计划中,国家提供的营养膳食补助标准是每生每天3块钱。而万山又在国家补助的基础上再给每生每天补助1块钱。

    “这样,一名学生每天就有4块钱,完全足够一荤两素一个汤的用餐标准。”刘洪长补充道。

    在学生营养餐上,万山区做的“加法”远不止这些,学校食堂工作人员的配备更能体现该区在实施国家政策中的用心程度。

    万山参与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试点学校共有71所,其中,小学64所、初中7所。

    对这些学校食堂,该区全部以100名学生配3名工作人员,每增加100名学生增加1名工作人员的比例配备。

    “以每月1000元的工资标准聘请具有健康资格的工作人员,聘请合同一年一签。”刘洪长算了一笔账,现在试点学校食堂工作人员共有250名,一年按10个月计算,区财政每年需投入资金250万元支付工资。”截至目前,全区农村中小学共63644人次受益,共投放资金1706.4万元(不包括食堂回收,购买厨具、工人工资支出等),受益人数占总人数的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