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万所家长学校覆盖贵州城乡

18.02.2016  10:08

记者近日从省家庭教育学会有关会议的通报获悉,为期3个月的家庭教育“十二五”终期评估圆满结束,我省家庭教育晒出一份不错的成绩单。全省已初步构建覆盖城乡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

家庭教育公共服务发展迅速

2014年、2015年,贵州连续两年把建立标准化“留守儿童之家”纳入省政府十大民生事件。2011年以来,省文明办通过中央和贵州省专项彩票公益金投入经费近2.37亿元,支持建设乡村学校少年宫。五年来,全省共创建标准化“留守儿童之家”1029个,建立乡村少年宫826个,2015年,省教育厅建立学校少年宫500个。各地依托这些公共服务阵地,为儿童及家庭提供家庭教育指导和关爱服务。

2.2万家长学校覆盖城乡

十二五”期间,贵州省家庭教育工作通过《贵州省儿童发展规划(2011-2015)》、《贵州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已纳入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通过“文明家庭”等评选纳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创建内容。目前,全省幼儿园、小学、普通中学和职业中学建立家长学校14170所,各类城乡社区建立家长学校7897所,分别比“十一五”期间增长61%和181.6%。根据建校比率,幼儿园、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家长学校办校率分别为80%、78%、78%,城市社区和农村社区家长学校办校率分别为66%和45%。

家庭教育进入立法调研阶段

2014年,省妇联赴全省开展家庭教育立法建议调研,完成立法调研分析报告。2015年,省妇联、省人大先后组织调研组赴重庆、台湾调研考察交流,学习借鉴兄弟省区和台湾地区立法成果和经验,形成《贵州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征求意见稿)。2015年8月,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关爱救助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多处提出“重视家庭教育”,提出“积极推动贵州省家庭教育立法工作”。2016年,省妇联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广泛征求社会意见,不断进行修订完善,积极推进家庭教育立法进程。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家庭教育

2008年以来,省文明办联合妇联、教育、关工委等部门开展“祖国好 家乡美”主题实践活动,已成为全省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的品牌活动。全省广泛开展中小学生中“明礼知耻 崇德向善在家庭”、“我爱我家”、“多彩家乡”、“文明礼仪在校园”文明礼仪知识竞赛、征文比赛、摄影和美术等形式多样的系列宣传教育活动,不断提高全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家庭教育。各地广泛结合特殊节日开展形式多样的家庭教育活动,发放宣传手册60余万册。各地以“明礼知耻 崇德向善在家庭”主题活动为平台,开展家庭教育进社区、进乡村系列活动。家庭教育公益讲座和“新时期好家规、好家训、好家风”征集展示活动,使更多家庭重拾传统家训,树立良好家风。“最美家庭”评选活动,引导广大家庭学习先进、崇尚模范、见贤思齐。

早期家庭教育工作起步

2013年,省卫计厅、省妇联承接和参与了全国贫困地区儿童早期综合发展试点项目。黎平、松桃作为首次示范试点项目县,共组织亲子活动1106场,家访活动547次,万余名贫困儿童及家长在卫生、营养、早期启蒙等方面得到教育指导和物质关爱。

贵阳市卫计委专设人口早期教育办公室,出台《贵阳市人口早期教育工作方案》,每年划拨100余万元作为人口早教专项经费。2011年铜仁建立“铜仁市学前教育示范性家长学校”和“铜仁市婴幼儿早期教育培养示范基地”。“山村幼儿园建设两年行动计划”入选“2014年中国全面小康十大民生决策”。

家庭教育纳入政府购买公共服务项目

省家庭教育学会先后两次争取到民政部中央财政支持社会组织示范项目——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示范项目和社区家庭教育示范项目。2015年的社区家庭教育示范项目以贵阳市白云区大山洞社区为项目点,通过创办社区儿童体验馆、举办家庭教育讲座、开展亲子活动等形式,提高社区家长家教水平,丰富青少年儿童课外活动内容,促进社区家庭和睦、社区和谐。贵阳市家庭教育纳入政府购买公共服务项目。自2014年以来,贵阳市妇联等部门和社会组织共承接政府购买公共服务项目29个,支持资金107万元。(肖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