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南州“三步工作法”稳步推进易地扶贫搬迁

26.08.2016  20:48

  黔南州紧紧围绕“搬迁谁、搬到哪、怎么建、搬后怎么办”四个核心环节,按照“五注重、五突出”工作思路,确定“345”搬迁目标,推行“631”安置机制和“4×3”模式,细化落实各项政策,确保贫困户搬得出、留得住、能发展。

   一是“345”锁定搬迁目标。 为找准搬迁对象,黔南州紧盯远离集镇、生存条件恶劣的贫困村寨,按照“三山”地区、地质灾害点和生态脆弱区、人口较少民族贫困户、有年轻劳力的贫困户、房屋破旧的贫困户等“五优先”搬迁原则,找准“345”搬迁目标,即“十三五”期间,搬迁贫困人口占全州贫困人口的30%,整组整寨搬迁占全州搬迁总人口的40%,“三山”地区搬迁人口占该地区贫困人口的50%。

   二是“631”安置搬迁群众。 搬出穷山沟只是第一步,如何让贫困群众生活有保障才是关键性的第二部。为此,黔南州按照“以区位优势确定安置点、以资源禀赋确定安置类型、以就业岗位确定搬迁规模”的原则,推行指导性的“631”安置机制(即,引导60%以上的群众搬迁到县城及产业园区安置,30%左右的群众搬迁到重点集镇安置,10%左右的群众以其它方式零星搬迁安置)。得益于“631”安置机制,不少贫困群众纷纷在搬迁地找到了工作,留得住。

   三是“4×3”助力保障增收。 如何让搬迁群众得到更好的发展,过上更幸福的生活?黔南州给出的答案是“4×3”模式。即,盘活承包地、林地、宅基地“三地”资源,用“三变”利益联结机制帮助搬迁户种下“摇钱树”;统筹就学、就医、就业“三就”,解决搬迁户入学、看病就医、打工挣钱问题,给搬迁户吃下“定心丸”;强化衔接低保、医保、养老保“三保”,确保困难群众生活兜底有保障;狠抓建设经营性场所、农耕场所、公共服务场所“三所”,打造美丽环境,帮助搬迁群众尽快融入迁入地。

  黔南州一步一个脚印地确保贫困户“搬得出、留得住、能发展”。据统计,“十三五”期间,黔南州计划易地扶贫搬迁贫困人口18.58万人,整组整寨搬迁1217个村(组)2.15万户共8.91万人,其中,2016年,全州将搬迁贫困人口4.36万人。截至8月10日,第一批搬迁项目所有安置点进入主体施工,完成住房主体建设4976套,搬迁入住969户397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