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万外来投资者“扮靓”黔西

26.02.2016  19:30

朱小刚的石材厂每天都要开足马力,才能保证供应。

    近年来,一批批外来投资者竞相到黔西“淘金”,成为城市发展不可或缺的新成员。来自四川的客商朱小刚用家乡话评价第二故乡——好在。

    崇文路是紧邻黔西县城中心的一条不过百余米的街道。这条街道两旁共有32家商户,其中30家由省外投资者开办,经营项目涉及日用百货、建材、电器、医药、婚纱摄影、家居用品等,是县城热闹繁华的商业街区之一。

    川籍老板朱小刚的同心便民石材厂也在街口开了一个展示石材的商铺,老板娘每天坐在商铺里绣花、带孩子,不用操心生意上的事。朱小刚的生意年利润30万元以上,即使这样他还不满意。最近,他把刚大学毕业的儿子叫来一起料理生意,准备建成黔西县最大的石材厂。

    朱小刚来黔西发展已有15年,他准备实现子承父业之后,就在这座县城终老。对于这座城市的评价,朱小刚用家乡话说:“好在。

    连日来,记者采访了来自浙江、湖南、广东、四川和重庆等地的外来投资者,他们在黔西这座古老城市居住多则20多年,少则三五年,大多对这座城市充满感情,并成为这座城市发展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员。据相关部门统计,黔西的外来投资者已达万余人。

    元宵佳节的傍晚,县城街道两旁彩灯辉映,间或燃起的烟花将城市夜空点缀得绚丽多彩。外来投资者的奉献,在为黔西县解决更多劳动力就近就业、带动更多当地群众创业的同时,也带来了先进的投资、经营和管理理念,同时还将当地的矿产、旅游、文化、特产、人力等资源向更广阔的空间推介,与黔西人一起创造这座城市辉煌的未来。

    小小黔西县,常年拥有1万多名外来投资者,这很令人惊诧,也很令人感慨。

    来自浙江温州的老板纪洪网在黔西投资经营大型超市已20多年,他的生意已经扩展到毕节的其他县市和六盘水等地。尽管早已过了“一家独大”的发展时期,但春节期间超市里仍然人头攒动,员工们忙得脚不沾地。纪老板告诉记者,当初来这里投资建超市,就是看到这里的老百姓“揣着钱买不到好东西”。凭着温州人的敏锐和果敢,他很快租下了县城原百货大楼的两层铺面,投入30万元建起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洪网超市”,如今他的生意越做越大,一派红火。

    抱团发展是外来投资者的显著特征。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不少投资者是一批一批地携手前来,或是共同投资创建连锁型企业,或是找准一个方向分门别类投资小项目,互相独立,也相互关联、共同发展。

    刚刚到黔西县的浙江丽水籍投资者尚云鹏,与一同前来的100多名家乡人一起,瞄准黔西乡镇和重点村寨的市场,开办大型农村超市。他们共用采购渠道,互通市场讯息,必要时也可以进行商品调换或资金拆借,这样紧密的联手,往往所向披靡。来自川渝的投资者们则采用另一种方式抱团发展。他们看准了城市建设中必不可少的建材市场,按照“相邻、就近”的原则开办艺术玻璃、石材、铝合金门窗、实木工艺品、灯具开关、管件板件等建材商铺,互相之间不但没有形成不良的竞争,还能相互关照生意。

    眼下,这座城市正以自身独特的魅力吸引投资者,参与建设和发展;将来,这些新黔西人也必将让这座城市绽放出更加夺目的光芒。(记者 陈俎宇)

[责任编辑: 罗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