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犹太难民名单墙:刻着13732个名字

03.09.2014  02:44

东方网9月3日消息:据《劳动报》报道,在这面普通的墙上,刻下的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逃亡上海的犹太难民姓名,刻下的也是那段不堪回首却又充满温暖的岁月。

昨日,这面特殊的“上海名单墙”首次对外揭开了面纱。而和世界知名的“辛德勒名单”相比,它不仅毫不逊色,甚至更为突出。正如电影《辛德勒的名单》的原作者肯尼利曾经如此感慨———“辛德勒救援了1100人,而上海,拯救了数万人。

找回自己的名字

在霍山路上的霍山公园里,矗立着一块“犹太难民居住地”的纪念碑,上书:“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数万犹太人为逃避法西斯迫害来到上海。日本侵华当局以犹太难民无国籍为由设立隔离区,对他们的行动加以限制。此区域西起公平路,东止通北路,南起惠民路,北至周家嘴路”。

纪念碑凸现的是上海滩一段独特历史:在几乎所有国家都对饱受纳粹迫害的犹太人关上人道主义大门时,惟有上海敞开了胸怀。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至少有1.8万余名欧洲犹太难民为逃离纳粹迫害而来沪避难。他们与当地的中国居民和谐相处、患难与共。在“上天无路,入地无门”的犹太难民眼里,上海滩无疑就是惊涛骇浪中的“诺亚方舟”。这些犹太人中的大多数最终得以幸存。

75岁的索尼娅,就是其中当年的一位。她甚至是一名“上海宝宝”,1939年10月26日在上海出生。尽管避免时生活拮据,但这座城市却给索妮娅一家一种无可比拟的安全感。“我爸爸妈妈后来曾经跟我说,万一有什么事,你随时可以回到上海来,因为你有上海的出生证。

名字对每个人和家族都有着特殊的意义,二战时纳粹只给我们编号,如今这面纪念墙终于把名字还给我们了,这就是我今天站在这里的意义。”在铜板雕刻的纪念墙前,老人熟悉地指出了自己的名字,紧接着还有父亲、母亲、叔叔,以及同样在上海出生的弟弟。

索尼娅告诉记者,名单墙上的很多人都认识,虽然一些人已经过世了,但看着这些名字,当年的画面仿佛历历在目。

寻觅“上海名单

为了铭记和见证这段历史,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与索尼娅等部分原上海犹太难民及中外学者携手合作,搜集并整理了13732位原上海犹太难民的姓名。

找回这些名字,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岁月抹去了许多痕迹,当年的那些难民也如今分布在世界各地,这份“上海名单”是怎么完成的呢?

索尼娅告诉记者,其实在当年,日本人的巡捕房要求难民们在入沪居住时实名登记。而登记的资料总共有4份,其中的3份都毁于战火或是遗失了。而唯一的一份,在机缘巧合中被其寻觅到,她费了九牛二五之力,总算从收藏者的手中拿了回来。

而上海犹太人纪念馆在2007年成立之初时,就在馆内设立了一个数据库,每一位来沪游览和怀旧的外国游客,都可以查询这个数据库中的犹太人姓名。而如果是难民本人或是后代前来,也可以自助添加。依靠着该系统,这些年来一共也添加了900个名字。

所有的这些,最终被汇集在一起,总共12372个姓名,成就了这面特殊的墙壁。

可惜的是,根据估计,仍有30%的在沪犹太难民信息依然是个迷。但纪念馆馆长陈俭认为,随着“上海名单墙”影响的不断扩大,还会有越来越多的姓名慢慢上墙,“我们也预留了空白的墙壁,等着那些名字。

活着”的历史

上海名单墙”用26块铜板雕刻蚀刻文字,长37米,宽2.5米,是全球唯一一个以拯救为主题的幸存者名单纪念墙,将于今天,也就是首个“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举行揭幕仪式。

纪念墙的设计者何宁告诉记者,在纪念墙起始处,采用高浮雕和浅浮雕相结合的处理手法,重点刻画“六个人”的形象,分别用正统犹太教徒、老年犹太妇女、中年男子和儿童以及青年男女的形象代表着信仰、苦难和爱、坚定和未来、光明和希望,以“sixofsixmillion”(六百万中的六个)来提炼和表现大屠杀的主题。

“‘上海名单’是一份幸存者名单,这是其最大的独一无二性。”何宁如此表示。在他看来,世界上有着很多的纪念墙,但在那上面的几乎是死去的人们,而这堵墙见证了“活着”的历史。

纪念墙上除了雕刻“上海名单”,还特别呈现了一些犹太难民的回忆语录,这一段段简单的语句,更是真实还原了二战期间犹太难民在上海的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