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路上的“轻骑兵” 贵州铜仁暴雨洪水受灾区采访手记

07.07.2016  02:50

    新华网贵阳7月6日电(记者向定杰)断裂的路面、散落的泥石、损毁的农作物……走进贵州铜仁市碧江区坝黄镇,山洪带来的灾害历历在目,但在大山间也有一道别样的“风景”——一辆辆进出的摩托车在蜿蜒的山路上穿梭,为重灾区送去急需的生活物资,为救援人员提供方便。

    4日傍晚,记者乘车抵达坝黄镇,跟随一辆运物资的面包车往发生山体滑坡的竹田村赶。沿途只见大量的玉米地、稻田被毁,一些农民冒着小雨在地里忙活,积极进行生产自救。

    行进过程中,前面带路的车因为前方土石障碍物时不时急刹,最终遇到一处洪水把路掏空,只好下车小心翼翼地步行过去。到了对面,几辆摩托车便成了转乘工具。

    “师傅,能带一下我们吗?”“上来吧!”摩托车在湿滑的通村路上起步。不到10多分钟,加速的轮子又变得缓慢。原来,前方一段公路直接被河水拦腰截断,村民们正在用锄头、镰刀开辟一条小道。

    无意中,记者看到穿着一身黄色雨衣的铜仁市委副书记阳向东。听他介绍才知道,本身有两条路可到滑坡点,但另外一条被雨水严重损坏,现在只能依靠从这里绕道,这条路也有7处断裂冲毁点,还得绕一座山才能进入。顾不上多说,他又搭上一辆摩托车,继续查看道路抢修情况。

    41岁的摩托车司机路腊成带着记者也继续向前爬坡。他说,像他一样的司机之前都在镇上或市区专门跑生意。“我不是这个村的人,听说这里受灾重,镇上一组织,大家都来了。”他说,有好几个都是听说家乡受了灾,就骑车赶来支援的。

    转眼天就要黑了,记者有些着急。“总之要坐一段,走一段。”路陡、弯急,路腊成紧握方向柄,躲避公路中央的石头和泥坑。尽管一再小心,但在上山过程中,他的车子还是陷在了一大堆淤泥里,众人一起推,结果车出毛病了。

    终于又来了一辆摩托车。这个叫万佳米的小伙子,说自己是本村惟一一个跑车的。不过坐上同样好景不长,在近乎悬崖边开了半个多小时,说前面有段路很险,他也不敢开了,建议我们走进去。

    告别“搭车接力”,借着手机的微弱灯光,记者开始在山中摸索前进。

    花了3个多小时,在当晚21点多,记者来到滑坡灾害点。一些村民们正在露天生火照明、取暖,等待救助物资。“暴雨引发山体滑坡冲毁了一些房屋,还有几个人被困。”一位现场救援人员对记者说。

    在滑坡灾害点,记者遇到了同样靠坐摩托车和走路进来指导救援的铜仁市委书记夏庆丰。他告诉记者,目前救援最大的困难就是道路不通,大型设备也进不来。但困难再大,也要千方百计救援,并保障受灾群众基本生活需要。

    接近5日凌晨,记者在山上看到,黑夜里,那星星点点的车灯闪烁在山腰。经过抢修,山路通行条件有所改善,30多辆摩托车正陆续向竹田村汇聚,把盒饭、矿泉水、帐篷、棉被等物资送到受灾群众手上。

[责任编辑: 刘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