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股交贵安新区“开分店”

22.06.2014  11:38

               

      据黔中早报6月22日报道,6月20日,上股交贵安新区企业孵化基地大厅内,3块电子大屏幕上,滚动播放着全国各地在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挂牌企业所属行业、交易价格等信息。一天前,省长陈敏尔在这里敲响铜锣,为我省3家登陆上股交Q板的中小企业致贺。

  上股交是一个什么样的资本市场?他在贵安新区“开分店”,将给贵州中小企业融资提供哪些帮助?早报记者前往贵安新区进行了采访。

   2012年2月15日,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正式对外宣布开市,首批19家企业成功在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挂牌。同年6月12日,上股交实现首单股权质押贷款融资,为一家挂牌的生物园科技企业保以股权质押方式,获得500万元贷款。

  贵州省与上股交“联姻”是在2013年8月份。上股交同省中小企业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并在贵州设立国内唯一的省级办事处。不到一年的时间,贵州32家企业登陆上股交,融资金额达到3亿元。贵州格林耐特科技公司E板挂牌,成为一次成功的案例。

  “这家公司的产品是学习用品‘云黑板’,企业注册资金1000万元,当时的年销售额800万元。”省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主任刘川说,格林耐特在上股交挂牌后发行1.4亿私募债,不到一年时间,这家企业年销售额突破了3亿元,实现利润3000万元。

  刘川同时兼任上股交贵州办事处主任,这一次上股交在贵州“开分店”,让他感受到“贵安速度”:“贵安新区仅用5天时间,就打造出来一个象样的交易大厅。”

  贵安新区研鑫矿业、贵州江成生态农业和贵州金安实业等3家公司,成为上股交贵安新区首批挂牌企业。至此,贵州中小企业在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挂牌企业达到35家。

  江成生态农业总经理方友明接受采访时说,生态、环保、能源等行业,是贵州吸引投资的法宝。贵安新区研鑫矿业总经理莫非也表示,上股交看中的也是自己的能源优势。

  在刘川看来,上海融本市场对贵州企业的追捧,则是一种“山海文化”的结合。“除了生态农业、环保、能源,贵州的加工制造、高科技产业并不势弱。”刘川说,缺钱和欠缺经营理念一直是困绕中小企业的难题,上股交贵安新区企业孵化基地的设立,将为贵安新区的中小企业开创直接融资的通道。“我们今年的目标是实现100家企业挂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