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山区下溪乡“三位一体”新模式带民致富

23.10.2015  11:33

               

 

近年来,随着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传统的农业经营模式已面临诸多的问题和挑战,如何在新形势下创优环境,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推动产业的迅速发展,实现群众的致富增收奔小康,已成为各级基层组织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万山区下溪乡结合当地产业发展实际,着眼于农村基层组织与服务农村发展的有机结合和无缝对接,按照“建一个组织,兴一项产业,活一地经济,富一方百姓”的目标,积极创新推行了“两委+合作社+农户”的“三位一体”新模式,切实提高村“两委”引领农村经济发展的能力,着力拉通农村经济“产业链”、“致富链”,搭建农民入市的致富“金桥”,开辟富民强村的新路径。         以产业发展为纽带搭平台         瓦田村坐落在万山区下溪乡东南面,全村地貌山高谷深,山峦重叠,群峰围绕。受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全村1600多人受困于贫穷落后的生活状况。“切实改变贫穷落后面貌,实现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是瓦田村村支两委一直以来的工作重心。怀揣目标竭力奔走,经过多方调研论证,“山地生态刺葡萄”作为现代农业发展产业在该村落户、扎根,打开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大门”。         由于群众多是自发种植,规模相对小,加上市场行情不稳定,群众的收入难以得到保障。如何消除群众“种不好、养不好、卖不掉”的顾虑,改变以往一家一户单打独斗,各自为营、恶意竞争闯荡市场的僵局,该村率先成立了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实现了葡萄产业的规模化、规范化种植,开启了统一收支、各有千秋、集中分红的新画卷。该合作社以村“两委班子”为引领,以科技示范户、专业户为主体,以农民为对象进行组建。通过集中采购物资、统一技术指导、统一管理、统一销售的方式,吸引了大量农民入社,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该村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土地流转、种植技术升级、销售市场拓展、产业结构优化等方面的难题,有效促进了合作社发展,壮大了村域经济,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有力地推动了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实现了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         以“两委班子”为引擎创效应         “原来我们瓦田村矛盾纠纷多,是出了名的“刁民村”,老百姓生活都挺困难的。现在好了,老百姓有钱了,好日子过得舒舒坦坦,矛盾自然就少了,现在村里民心思进、富裕和谐,处处充满了生机与活力,真得感谢我们村的好班子!”这是瓦田村村民对“两委”班子的一致称赞。         正如群众所说的,瓦田村“两委”在村域治理,群众创收方面确实做了大量的工作。自从合作社成立以来,为更好地发挥合作社的带富作用,让更多的农民从中受益,该村经过缜密的思考,多方面的考察调研,竭力为合作社的发展出谋划策、把脉定位。他们按照“两委建在产业链上、党员聚在产业链上、群众富在产业链上”的思路,建立了“村两委+合作社+农户”的“三位一体”模式,充分发挥村两委班子的组织优势、政治优势和群众工作优势,结合合作社的技术、信息、市场、资金等优势,建立资源共有、生产互助、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机制,拓宽群众增收渠道。         建设过程中,有些村民对葡萄种植前景认识不明晰,对合作社的发展存在多方面的顾虑和担忧,村班子成员不但做思想工作,还带头开荒种起了葡萄,并逐步带动农民党员和群众参与进来。现在,该村的专业合作社已发展会员20余名,葡萄种植面积由原来的100余亩扩大到现在的800余亩,年纯收入达150万元左右,带富了众多的父老乡亲。         以能人示范为轴轮建品牌         “还是加入合作社好,不但能降低种植成本,还不愁销路。”提起合作社,瓦田村葡萄种植户吴成昌连连夸赞。吴成昌自2012年种植葡萄以来,自己摸爬滚打了一年多,总是遇到技术上不去或者销路不通畅等问题,很是伤脑筋,经济效益上不去不说,还一度打击了他的种植积极性。自从村“两委”做了思想动员工作加入了合作社之后,在种植大户和种植能人的带动下,吴成昌的一切问题就都迎刃而解了,今年葡萄获得了大丰收,经济收入翻了倍,尝到甜头的他正准备扩大规模,希望明年更大丰收呢。 “做给村民看、领着村民干”这是瓦田村葡萄专业合作社致力培养致富带头人、种植能手的一贯目标。吴长银作为合作社的“引领者”和致富能手,辐射带动了很多的农户加入进来。一些原来想干不敢干的村民,逐渐改变思想观念,改变传统的种养模式,开始加入合作社,葡萄种植正成为该村的特色产业蓬勃发展,引领群众走上共同致富的道路。 实践证明,以“两委”+“农村能人”带动专业合作社的方式,是农民认可的最佳方式,也是目前专业合作社发展最具效率、最有活力的方式。该村充分发挥“两委”、“能人”市场动态掌握快、带动力强、与群众联系紧密等优势,实现了生产上互助、技术上互联、信息上互通、资金上互帮的一体化模式,进一步激发了合作社发展动力,引领农业特色产业规模发展,开辟了该乡“山地生态刺葡萄”的品牌化发展之路。(李美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