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与发挥文化在脱贫攻坚中的重要作用

31.08.2019  16:12

  在“脱贫速度”跳跃的数字中迈开奋进的脚步,从“书博时间”铿锵的报时声中,感受前进的辉煌。

  8月30日,第三届孔学堂·国学图书博览会在贵阳开幕。

  本届书博会深入推进大扶贫战略行动,围绕“脱贫攻坚专题图书展”、聚焦“关爱贫困山区、国学图书捐赠”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发挥文化在扶贫中的特殊作用,增强文化自信、激发脱贫斗志。

  治贫必先治愚,扶贫要先扶智是广泛共识。本届书博会的重要使命之一是办成凝聚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强大精神力量的盛会。

  脱贫攻坚图书展位于孔学堂六艺学宫,主要展出贵州在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小康建设中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典型案例、感人故事。

  书籍包括《贵州反贫困丛书》,感动中国2017年度人物“当代愚公”黄大发传记《山神与天渠》,讲述毕节试验区为摆脱贫困、艰苦卓绝探索的纪实文学《春暖乌蒙山——毕节试验区漫记》以及中共贵州省委政策研究室、贵州大学联合出版的理论研究《中国反贫困的贵州样本——以恒大集团帮扶贵州为例》等37种140册书籍,内容有广度、有深度、有角度,令慕名而来的书友大为赞赏。

  “一本本书卷,彰显着贵州气势磅礴决战决胜全面小康的恢弘气势;一页页篇章,记录着贵州4000万人民战胜贫困的坚韧意志和强大勇气。”75岁的陈大爷满面自豪,“我要买几本寄给国外的亲戚,让他们看看今日的贵州大变样了。

  贵州人民出版社有限公司副总编辑谢丹华是《贵州反贫困丛书》编辑之一,她毫不掩饰激动神情,“我在编辑丛书时深刻地感受到了,远大的目标与贫弱的基础,光明的前景与艰难的前行,发展的豪情与现实的挑战,无时无刻不在触动着贵州群众的血脉与神经。

  变强,变富,发展的强音,在落差与冲撞中呐喊了出来。这声呐喊,将这个欠发达、欠开发的山区省份凝聚起来,催生了齐心协力、同风共雨的强大合力。

  于是,我们看到的一个个有血有肉接地气的故事背后,是贵州脱贫攻坚大舞台上演绎的恢弘巨变: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从2013年的746万人减少到2018年的155万人,贫困发生率从20.6%下降到4.3%,减贫人数全国第一。

  从欠发达、欠开发到欣欣向荣,从贫困落后到全面小康,从弯道取直到后发赶超,贵州探寻出一条有别于东部、不同于西部其他省份的发展道路,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的减贫奇迹。“当奇迹以文字形象出现,在眼前一幕幕闪现时,我的眼泪在流淌,血液在燃烧。”谢丹华说。

  文化扶贫的前提在于扶智。 故此,本届书博会组委会和贵州出版集团以及本次参展的18家出版单位联合向贵州国学先贤尹珍故里正安县图书馆捐赠“孔学堂国学图书室”,中文在线向安龙县图书馆捐赠全民阅读数字卡。

  正安县图书馆代表坦言,良好的文化氛围,是优秀文化落地生根的重要条件,“我相信,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国学经典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滋养,它能进一步促发贵州脱贫攻坚实现全面小康的动力,也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不断的力量源泉。

  秋风秋雨绘秋色,正是读书好时光。(记者 刘丹)

[责任编辑: 刘菲 黄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