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为贵州新医药产业发展“把脉开方”

01.06.2015  20:30

贵州新医药产业发展论坛会现场。

贵州省药师协会副秘书长、贵州医科大学刘易蓉教授代表贵州省药师协会主持论坛。

    新华网贵州频道6月1日电  由贵州省科协学会学术部、贵阳市科协、贵州省药师协会、贵州省药学会、贵阳市药学会联合举办的“贵州新医药产业发展论坛会”于2015年5月29日在贵阳举行。在“论坛”上,专家云集,纷纷为贵州新医药产业发展建言献策、“把脉开方”。

    在论坛会上,贵州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宋宇峰指出:去年,贵州省人民政府发布了《贵州省关于加快推进新医药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贵州省新医药产业发展规划(2014-2017年)》颁布实施,对推进贵州省新医药产业发展,从政策层面和发展战略做了顶层设计。全省上下迅速掀起了新医药产业发展推进热潮,各相关部门加大贵州省医药行业的招商力度,取得了丰硕成果。

    针对贵州省制药企业存在“一小”(企业规模小)、“二多”(企业数量多、产品数量多)、“三低”(产品技术水平低、新药研发能力低、管理水平低)等现状,专家、学者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真知灼见。

    打响“生态贵州 绿色中药”的响亮品牌

    针对贵州省的道地或大宗药材天麻、杜仲、灵芝、太子参、薏苡仁、半夏、银杏、何首乌、桔梗、金银花、刺梨、鱼腥草、石斛、艾纳香、迷迭香等18个道地特色中药材大品种,中华中医药学会制剂分会副主任委员秘书长禹玉洪博士,建议开发系列中药饮片、配方颗粒、中药提取物、中成药、中药日化、兽药、保健食品、功能性滋补品,突出贵州医药特色,带动地方经济,发展贵州新医药产业。重点在苗医的优势病种正骨跌打损伤外科或皮肤科疾病、脾胃消化系统疾病、妇科疾病、养生保健等方面发力,开发系列品种,突出苗医药的优势和特色,打响“生态贵州 绿色中药”的响亮品牌。

    对存量中药民族药品种进行大品种二次开发

    目前贵州省的存量中药民族药品种几乎是地标升国标的遗留品种,普遍存在着生产工艺粗放,报批工艺与实际生产工艺不一致,服用量大,剂型不合理,质量标准达不到现在药审药监要求的情形。对此,禹玉洪指出:需要省里组织专家,发挥行业学会/协会的组织优势、设立省新医药产业发展专家委员会,为产业发展提供决策参考和智力支持。对企业的存量品种进行一对一的帮扶指导,进行中药大品种二次开发,完善生产工艺,优化合理剂型、提高药品质量标准。禹玉洪还强调:这项工作需要即刻开展,与药品进入2015年版《中国药典》一部的增补本的工作结合起来,并以此为契机,以提高药品质量标准的形式,来完善生产工艺,优化合理剂型。

    以临床学术价值推动药品的市场价值

    目前,贵州省的存量中药民族药品种几乎是地标升国标的遗留品种,大部分品种虽然当时做了简单的临床验证试验,但也普遍存在着临床试验设计方案不合理,不符合现在临床试验的要求,基本以100对阳性药对照非劣效性临床试验为主,基本没有采用安慰剂对照、双盲双模拟的临床试验设计,且病例数少,其临床试验结果不足以证明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在临床市场推广时,缺乏说服力。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院院长、国际循证医学专家、长江学者刘建平博士及禹玉洪博士鼓励推动大部分独家品种开展药品临床安全性有效性再评价研究,没有开展药品上市后Ⅳ期临床试验评价的,完成药品上市后Ⅳ期临床试验评价;选择部分有临床优势的潜力性大品种开展以循证医学为主的临床安全性有效性再评价研究,真正做到让临床大夫知晓和信服其疗效和安全性,通过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大会报告等形式,宣传药品的临床价值,提升学术水平,以临床学术价值推动药品的市场价值,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同时,禹玉洪建议通过安全性有效性再评价研究培育优势品种,如艾迪注射液、砂连和胃胶囊、消痞和胃胶囊、保胃胶囊、仙灵骨葆胶囊、骨康胶囊、肤舒止痒膏、君歧肠胃合剂、肺力咳合剂、银丹心脑通软胶囊、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抗妇炎胶囊等亿元大品种,并推动优势品种进入国家医保、基药目录和省级医保目录,力争进入国家基药目录的独家品种有新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