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林业局组织专家赴黔西考察水西国家湿地公园申报工作

11.11.2014  10:52
 

11月7日,国家林业局湿地保护管理中心、中国科学院植物所、国家林业局昆明院有关专家在省林业厅野生动植物保护处、省湿地保护中心负责人的陪同下赴黔西县金碧镇及绿化乡的大海子、榨孔塘海子、柯家海子、龚家海子、哆啰坝海子、黑石头海子等地,就水西国家湿地公园申报进行考察评估。毕节市委副书记胡吉宏,市委常委、黔西县委书记卢林,毕节市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彭华昌及黔西县人大、政府、政协有关领导陪同考察或参加座谈。

考察组专家认为,建立贵州水西湿地公园,有利于黔西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能使湿地生态系统更加完整,湿地公园可以为城镇居民提供生态旅游和休闲度假的场所,是环境教育、科学研究、教学实习、科普宣传和青少年自然知识教育的基地,是黔西县发展和市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是加强城镇居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

考察组专家建议,申报材料要从以下三方面着手:一是毕节是一个喀斯特高原地区,其地形地貌对于湿地的发育非常不利,在云贵高原连片分布诸多海子,形成天然湿地极为难得;二是特殊的地理位置及其典型的湿地类型和湿地生态环境,复杂多样的植物群落,为区域和迁徙珍稀、濒危动植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繁衍条件,是许多珍稀濒危物种尤其是濒危珍稀水禽所必须的栖息、迁徙、越冬和繁殖的场所,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三是保护好湿地周边良好的生态环境,在涵养水分、调控水量、净化水体、调节局部气候方面,对维持乌江流域的生态安全方面均发挥了重要作用。

胡吉宏强调,习近平总书记在“5.15”批示中要求毕节试验区要实现人口、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前段时间,中央办公厅来毕节调研,主要就是调研生态文明建设情况。最近,全国政协来毕节也是调研生态文明建设。这说明,党和国家领导人都非常关注毕节生态文明先行区的建设。 湿地 ,被称为“地球之肾”,与森林、海洋并列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类型,它是水陆相互作用形成的独特生态系统,具有季节或常年积水、生长或栖息喜湿动植物等基本特征,是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和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贵州水西湿地公园范围包含了大小不等的100多个喀斯特高原淡水湖泊、河流、林地及稻田。湖泊和湖泊之间由地下暗河、季节性河流或沟渠串联,属统一水系,被誉为贵州三大湖泊,是贵州唯一拟申报的海子群湿地公园,请国家林业局一如既往的支持毕节生态建设,批准贵州水西湿地公园为国家级湿地公园试点。

会上,黔西县委、政府和市林业局主要领导就如何推进贵州水西湿地公园申报工作分别作了表态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