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项治理”利弊谈

16.02.2015  11:38

专项治理”一般是指权力部门在某个特定时段,针对某些特定行业或特定领域出现的引发公众关注、甚至震惊社会的重大消极现象或问题,以行政指令的方式集中不同层级或职能部门的人力和物力,进行突击式的整治。这些被整治的问题通常集中在诸如公共安全、公共环境、市场秩序、社会稳定等关乎民众切身利益的方面。2014年力度空前的“反腐”成为国际社会观察中国的关键点,从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视作“专项治理”,但从大规模反腐与法治建设同步进行的思路看,政府也在寻求从短暂的“专项治理”走向长效的“制度治理”。

专项治理”可看作是中国政府在长期的政治实践中形成的于特定时期用来达到特定目标的政策工具。事实上,历史上的“运动式治理”、“综合整治”、“集中整顿”都可以归入“专项治理”的范畴。这一政策工具虽然带有非制度化、非常规化的特质,但也有其自身的逻辑,需要辩证地看待。

作为政策工具,“专项治理”的应用无疑具有特定功效。其一,“专项治理”有利于整合人力资源,满足国家快速变革时期政府管理灵活应对的要求。其二,“专项治理”有利于整合管理资源。其三,“专项治理”的突击效应,容易形成高压管理态势,产生明显管理绩效,强化执行效力,短期扭转失灵局面。

专项治理”属于应急手段,政策目标单一,忽略管理的可持续机制,如果频繁使用,不利于地方常规治理能力提升。要消除对“专项治理”政策工具的依赖,恐怕还是要从日常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入手,尤其要避免让管理陷入“破窗效应”的困境。

专项治理”之所以在政治实践中被广泛应用,除了它具备政治动员功效和历史经验的可推广性之外,还有一个与之相伴的现实原因,那就是常态化管理的缺失和社会法治化的不足。在管理学中有一个重要“定律”,叫“破窗效应”。它来自于美国犯罪心理学家所做的实验,该实验的情景大体如下:选择一个环境优美的高档社区和一个脏乱差的低档社区,在路边分别停放一辆小汽车,结果低档社区的小车很快被人偷走,而高档社区的小车却无人理会。此时,实验者把高档社区停放的小车玻璃砸碎,过了不久,这辆车也被人盗走。实验者把这个实验称之为“破窗效应”,是想说明环境对人的行为具有一种心理暗示作用。比如,在一个干净整洁的地方,人们很少会去吐痰扔垃圾;但在一个脏乱差的地方,人们对于吐痰扔垃圾似乎心安理得。后来,管理学家进一步引申说,一座大楼,如果窗户破碎而长期无人修理,最终的结果可能是整栋大楼被人拆毁。管理学家用“破窗效应”说明:一种失范行为,如果最初没有得到及时矫正,最终将演变成一场严重的管理危机。那个时候,要想改变危机状况,不得不采用运动式的“专项治理”方式。由此可见,要消除对“专项治理”政策工具的依赖,恐怕还是要从日常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入手,尤其要避免让管理陷入“破窗效应”的困境。今天,各地普遍推行网格化管理,其目的就是通过及时发现并矫正失范行为,强化日常管理的有效性,消除“专项治理”的应用土壤。

燕继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