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黔东南·生态文明双重奏系列报道之三

25.06.2015  09:49
施秉 种下片片树林 创造绿色奇迹

核心 提示

  施秉“山川碧透”,森林覆盖率达到55.59%,近800平方公里土地上常年郁郁葱葱。然而这是一个坐落在喀斯特岩溶地貌带上的绿色奇迹,该县1543平方公里国土面积中有79%是石漠化土地,被列入滇桂黔石漠化治理重点县之一。当地干群世世代代爱树、种树,硬是在被认为最不可能种树的白云岩地貌上种出了连绵不绝的森林。



  6月22日,笔者来到氵舞阳河畔,相望一座叫狮子垴的石山坡,满眼全是绿。昔日光秃秃的石头山从山脚向山顶依次长满了杨山竹、杜仲、春枒、构皮树,绿意层层叠叠,生机盎然。

  “用老百姓的话说,原来这是一个‘拉屎不生蛆’的光坡坡。”2000年,潘家相从施秉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任上退休后,离开喧嚣的城区,在10亩石山坡上“安营扎寨”,致力于植树造林,开发乡村旅游。

  他指着茂密的林子笑着告诉笔者,当初,他在狮子垴挖窝,准备栽树,被城关镇平宁社区吴老头看到后调侃,这石旮旯也栽得活树?这地方白天怕狗,晚上怕鬼。你在城里住得好好的,领取退休工资,何必来这吃这个苦。

  潘家相偏不信这个“”,每天天刚麻麻亮,他与妻子就从县城公厕舀粪,挑到3公里外的山上栽树,天旱又到河里挑水浇灌,栽了又栽,补了又补,5年后终于让光秃秃的石山坡上长满了树木。

  从此,说起“潘家相老两口挑粪栽树”这事儿,老百姓的语气从调侃变成了佩服。

  “老潘搞对了,石山坡变绿了。”平宁社区村民吴金龙由衷称赞。

  在施秉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地云台山脚牌楼冲组,笔者环视山坡,青山如黛。老组长牟永祥指起对门坡兴致地说,那是我们栽的柏香树,郁郁葱葱,最大的树径有20公分了。这里原来是一座白花花的石头山。

  牟永祥告诉笔者,分田下户那年,生产队召集群众商议,说牌楼冲在云台山大门口,游客一来看到三面青山,可对门坡仍是光坡坡,很难看,提议集体造林绿化。

  牟永祥说,先组织村民上山测量、然后挖窝、栽树以及验收。当年,把植树的任务分到各户,实行包栽包活,每天统一出工,安排村民到政府领取树苗,前前后后花了两个冬季,集体栽植柏香树,共120多亩。

  他认为,喀斯特地区干旱、缺土和多石,一旦森林资源遭到破坏,生态环境在短期内将无法恢复。因此,该组立下寨规,谁烧山谁补植,谁放牧进山谁守山,每年进行两次集体管护等。

  85岁的村民庞俊成介绍说,自古以来,云台山寺庙都有规定,谁进山砍一根树木做拐仗、扁担,要处罚他买香纸,把树兜兜烧平,再栽树。

  得益于当地良好生态和施秉喀斯特成为世界自然遗产,牌楼冲村民几乎家家办起了农家乐,现在个个腰包都鼓鼓的,“树木烂在山上都没人去捡了。”庞俊成眉飞色舞地说。

  不久前,笔者到杨柳塘镇翁塘村望江片看到,一江青水环寨流淌,小楼房鳞次栉比,大大小小的山坡披上了厚厚的绿色衣裳。

  “听说以前望江村也是一个石漠化地区,还笑称是‘不毛之地’。”笔者调侃地问。  “过去光坡坡找根扁担木都没有。现在山上马尾松、柏香树,可做地脚枋的多得很。”65岁的马明成带领笔者到自己的责任山,一边合抱马尾松,一边笑盈盈地说,还得感谢村里制定的“四个100”。

  原望江村委支部书记龙和权回忆说,25年前,村委会制定了《望江村“四个100”村规民约》,并召开全体村民大会表决通过。

  这个村规民约针对的就是破坏森林资源、社会治安秩序等行为,谁违反了,经调查核实,按照村规民约处罚当事人100斤肉、100斤酒、100斤米、100元钱,组织全体老老少少集体会餐,当众检讨,重申《村规民约》及政策法规宣传教育。

  龙和权告诉笔者,刚立《村规民约》不久,春耕开始了,他老舅爷在村里责任田烧土埂,不小心引发了森林火灾,烧毁杂木树,过火面积达50亩。事发后,村民们背后纷纷议论:“老舅爷烧山了,看他怎么处理?

  他实话说,这件事让自己感到非常棘手,但没想到老舅爷主动说:“山是我烧的,该怎么罚就怎么罚。

  在集体会餐上,龙和权严肃地宣布,由于老舅爷过火面积大,损失大,另外处罚2000元。他重申说,不管是谁的责任山,未经村里批准,擅自砍伐林木,照样处罚。

  过后不久,望江二组雷国勋的儿媳妇,因刚从广东打工回来,不知道村规民约,她在自家责任山砍了8根幼木松树。经村民举报,根据实情,村委会给予处罚100元钱。

  有一年,一场无情的大火烧毁了一片森林,但如今被烧过的山上又树木参天、郁郁青青,这是马溪乡的“警示林”,背后还有一个颇有启示意义的故事。

  那年秋天,满山树叶黄了,天干物燥。放学回家的马溪小学五年级学生朱某在路上用打火机点树叶玩儿,引发山林火灾。

  直到深夜火势才得到控制,造成马溪村冲湾组松树林过火面积约300亩。

  当地林业派出所,第一时间将朱某的监护人控制,并进行刑事拘留。根据过火面积或案件性质、情节,首次探索“恢复性司法实践”——该监护人向当地林业派出所及林业站承诺,自愿对被烧毁的森林地,进行播种、植树造林和护林,恢复原样。

  如今,林木已长成参天大树,但当地都用这片“特殊森林”教育和警示群众和学生,注意防火,爱护森林。

  两年前,望江、翁塘两村合并为翁塘村。龙和权自信地告诉笔者,整个望江片山林近4000亩,现在像马尾松、柏香树成片的几乎占了一半以上。

  (通讯员 杨仁海)



天柱 山坡水果飘香 田间稻丰鱼肥

核心 提示

  近年来,天柱县加大生态村环境综合整治力度,采取“以建促创”打造生态亮点,带动弱点,普惠生态成果,进一步推动生态文明建设。2014年,该县投入生态村环境治理资金44.85万元,重点对高酿镇隆寨、邦洞镇赖洞两个国家级生态村进行打造,开展生活垃圾和污水治理,村寨建设伴随产业发展,实现生态功能和经济效益双提升。



  夏至当日,记者迎着雨后爽爽的凉风,走进天柱县高酿镇隆寨村,一首《香格里拉》舞曲弦律扑面而来,但见田野上一群侗家妇女正在踏歌跳舞……

  这是隆寨村的村头小景。

  而在另一头,依山傍水、美丽宜人的邦洞镇赖洞村内游客则络绎不绝。

  这里四周群山环绕,竹木郁郁葱葱,村前望丰河水环流,风雨桥横于河上;村南方圆约1平方公里的“护寨山”古树参天,植被丰富。

  这两个相隔数十公里的村子,有一个共同特点:村民热衷生态文明建设,成功跻身环保部命名的国家级“生态环保村”。

  生态好,才有幸福生活,在这里是真实写照。

  高酿镇隆寨村全村56户就有54户种金秋梨。村支书杨传海介绍,1996年他当了村支书,看到几百亩山头荒着,就苦思一条既能绿化荒山又能带领村民脱贫困的路子。高酿海拔较高,他先把自己的20亩责任山试种金秋梨。两年过后他成功了,卖梨收入3万多元。杨传海号召村民把荒山绿化种上金秋梨,面积达250亩,2000年后,隆寨村每年产梨40万公斤,收入50多万元。2014年隆寨村金秋梨基地发展到300多亩,产梨55多万公斤,全村仅此一项收入100多万元。

  走出村里百亩果园,沿着一条通村公路往前走100多米,一个大坝便呈现在眼前,这就是高酿出产“天子米”的坝子。

  村支书杨传海说:“隆寨村屋边的、坝上的180亩田,全部种上优质稻‘天子米’,每年稻种刚下,省内外各地就纷纷前来订购,由于产量有限,无法满足订单要求。

  村里一位老人说,高酿大坝是天柱县重点产粮地,这片稻田泥土肥沃,蓄水好,抗旱能力强,即使遇上旱灾,田也不干。

  隆寨村群众凭借稻田蓄水功能好的优势,上世纪80年代进行过稻田养鱼,但曾过度施用化肥、喷洒农药以提高水稻产量。一年下来,亩产虽达到600多公斤,村民的温饱问题解决了,但生态问题暴露出来:放养在稻田的鱼苗绝大部分被毒死,水稻的价格也较低。群众收入一直上不去,不少村民纷纷外出打工。上世纪90年代后期,外出务工的村民利用学来的经验、方法,瞄准生态农业,推行无公害种植,稻鱼并作,揭开了隆寨生态发展的新一页。

  2014年,村里30户村民联合连片实施生态稻田养鱼、养泥鳅,投放鱼、泥鳅苗1500多公斤。目前100多亩稻田里禾茂鱼欢,田园一派丰收景象:“我们把诱网放进田里一会儿,就捕到泥鳅一大篓哩。

  几村民正在荷花田里进行田间管理,举着诱网里的鱼笑盈盈地向记者炫耀丰收果实。

  “以前,我们村没有规模的稻田养鱼,年产鱼7000多斤,现在形成规模后年产生态鱼量要翻倍增长。

  “生态稻田养鱼,一箭双雕,我们的优质米每斤可卖到4元以上,田鱼每斤可卖到25元之多。

  村书记、村主任面对记者争着屈指计算生态账。

  依托好生态,村民过上了好生活。如今他们正忙着升级生态文明建设,追求更高层次的生活。

  赖洞村村民如今正忙着推进五大工程建设。

  噪音控制工程,禁止村内办企业、建厂,强化机动车噪声控制,村内使用音响器材的播放音量要符合《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的规定,村声环境达到国家1类标准。

  垃圾无公化处理工程,推进固体废弃物的集中处理与再利用,配备垃圾运输车,建焚烧炉、垃圾池,扩大垃圾收集、清运、清扫和卫生填埋的垃圾消纳,消灭村内的卫生死角。

  蓝天工程,减少村域内的燃煤总量,严控村内行驶车辆尾气排放量,治理村民生活油烟,降低施工尘土,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青山工程,加强绿化,封山育林、育草和退耕还林还草,森林覆盖率达91%以上。

  碧水工程,推进村地表水,地下水资源,特别是村内河流水质的保护力度。生活用水和养殖污水、粪便均排入沼气池后用于肥料,沼气普及率达75%,地表水质量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Ⅰ类标准。

  富裕起来的隆寨人同样也对生产生活环境有了更高要求。

  如今该村正在大力推广沼气建设。“不仅让稻田有了充足的生态肥料,还减少了柴、煤的使用,让山林更快地‘绿’了起来。”村民姚启茂告诉记者。

  “我家在2010年建了两口10多立方的沼气池,足够全家烧饭炒菜和照明,每年可节约电费、肥料钱2000多元。”拥有9口之家的村民杨兴文家曾经是村里的“能耗大户”,如今成了“节能环保明星家庭”。5年来,杨兴文家一直用沼气照明、炒菜煮饭,用沼渣沼液种田养鱼,取得了良好的生态、经济效益。

  目前,隆寨村已有42户村民将禽畜圈改建成封闭的沼气池,开辟出了一条“猪—沼—果—蔬—鱼”循环生态链。

 (见习生 杨宏权  通讯员 龙胜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