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第二日 多场论坛聚焦教育发展

30.07.2017  15:31

中国-东盟轨道交通教育培训联盟年会现场。郭然 摄

    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进入第二日,在昨日的交流周上举办了“中国—东盟职教合作联盟启动仪式暨产教融合论坛”、“中国-东盟幼儿教师发展论坛”、“中国-东盟医学教育高峰论坛”、“东盟旅游教育合作论坛”、“第一届中国—东盟科学技术合作论坛”等多场论坛。

    与会嘉宾就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幼教事业发展、医学教育的交流与合作等进行了探讨与交流。

     99家职业教育代表 探讨产教融合

    “中国—东盟职教合作联盟启动仪式暨产教融合论坛”主题为“一带一路”战略下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来自中国与东盟地区99家职业教育主管部门、职业教育机构、企业代表参加了大会,就共同感兴趣的话题进行了充分交流碰撞,共同促进中国—东盟地区的职业技术教育发展。

    会上,江苏省教育厅王成斌副厅长作了题为“‘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与东盟职业教育合作的机遇与展望”的演讲,在深化与东盟国家教育合作交流方面提出进一步完善机制、扩大规模、深化交流三个提议。东南亚教育部长组织职业技术教育区域中心副主任帕尤诺先生作了“顺应对技能劳动力需求的东盟职业教育新发展”的主题演讲,介绍了东盟在促进职业教育发展方面所做的主要努力与尝试。

    此外,经与会的中外院校和职教机构代表签署通过,发布了“中国—东盟职教合作联盟贵阳共识”。

    搭建合作平台 促进幼教发展

    7月29日,“中国-东盟幼儿教师发展论坛”在贵阳国际生态会议中心举行。来自柬埔寨、泰国、新西兰、加拿大、法国、美国、德国、印度尼西亚、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教育精英和海峡两岸的幼教专家共计136人欢聚一堂,共商幼教事业发展大计。

    开幕式上,新西兰教育局授权怀卡托理工学院与贵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签订了“贵州-新西兰学前教育培训中心合作备忘录”,其中指出,新西兰教育局将组织新西兰专家教授赴贵州为贵州省内幼儿园园长、幼儿教师及学前教育专业老师提供新西兰学前教育培训,同时,贵州也将组织省内幼儿园园长、幼儿教师、学前教育专业老师赴新西兰进行短中长期培训。此外,每年还将在新西兰和贵州轮流组织学前教育论坛,探讨该领域的发展改革及合作,为贵州省高校搭建和新西兰院校在学前教育专业的合作与交流,共同开发研究学前教育教材教具及教学方法,共同在贵州建立示范性新西兰幼儿园,共同培养贵州省学前教育教师赴新西兰获得更高学历文凭。

    此外,贵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与泰国商会大学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

     成立东盟科技院 培养专业人才

    第一届中国—东盟科学技术合作论坛暨中国—东盟科学技术院揭牌仪式29日在贵阳举行,来自中国、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等国嘉宾参与揭牌仪式。

    据悉,为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天津大学作为中国-东盟工科大学联盟常任主席单位,在第十届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期间,与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共同举办第一届中国-东盟科学与技术合作论坛,论坛将邀请东南亚教育部长组织高等教育与发展区域中心、东盟各国驻华大使馆、中国教育部、中国科技部、中国国家海洋局、中国-东盟中心与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组委会等单位嘉宾共商中国与东盟科技合作前景,并共同见证中国-东盟科学与技术研究院的揭牌。

    在中国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副司长赵灵山看来,中国-东盟科学与技术研究院的成立,将有利于培养更多科学技术专业人才,服务中国与东盟经济社会发展以及联手打造“一带一路”。东南亚教育部长组织高等教育与发展区域中心主任婵塔薇·苏佳塔侬说,研究院将进一步深化中国与东盟在科学技术与教育文化领域的合作,整合双方优势资源,为双方“产学研”融合提供平台。

     凝聚教育力量 培养旅游人才

    昨日,由中国-东盟中心和桂林旅游学院联合主办、贵阳学院、中国旅游研究院东盟旅游研究基地和中国-东盟旅游人才教育培训基地协办的“中国-东盟旅游教育联盟成立大会暨中国-东盟旅游教育合作论坛”在贵阳举行。

    中国-东盟旅游教育联盟是在教育部、国家旅游局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由中国-东盟中心、桂林旅游学院联合中国和东盟18个旅游院校及企业共同发起,在自愿基础上结成的非政府组织。

    论坛上,联盟发起单位共同签署了《中国-东盟旅游教育联盟成立宣言》,共同助力“一带一路”建设,凝聚中国与东盟高水平旅游教育优势力量,致力于构建中国-东盟区域旅游教育合作机制,共同推进促进中国-东盟高水平旅游人才培养以及高层次旅游教育交流的繁荣发展,为东盟国家在旅游教育方面的交流与合作提供了合作共赢的平台。此外,通过旅游教育合作交流,培养高素质旅游人才,推进中国、东盟旅游业发展,扩大人文往来,筑牢地区和平基础。

  ●相关新闻

     中国—东盟轨道交通教育培训联盟年会在筑举行:

    150余名嘉宾 共话校企合作

    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一带一路”轨道交通教育培训校企合作对话暨中国—东盟轨道交通教育培训联盟年会日前在筑举办。来自印尼、泰国、越南等东盟国家、港澳台地区,以及俄罗斯、吉尔吉斯斯坦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27所高校和教育组织机构的代表共计150余名嘉宾参加。

    中国-东盟轨道交通教育培训联盟成立一年来,推进了成员单位国际化进程,促进了联盟学校与学校、学校与企业之间交流,搭建了中国与东盟高等院校之间的交流合作平台。今年的会议是联盟成立以来的首次年会,旨在进一步扩大联盟规模和影响,充分利用联盟平台推进实质性合作项目落地。

    据贵阳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杨彦峰介绍,近年来,贵阳职业技术学院紧跟中国高铁和轨道交通高速发展的步伐,加快了城市轨道交通、铁道类专业和实训基地的建设,覆盖了铁路运输“车、机、工、电、辆、供电”六大系统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不同等级、不同培训目的的实训体系。实训基地建设的目标是将其打造成为贵州省开放性铁路主专业公共实训基地、专业教师培养基地,轨道交通专业技能大赛基地、文化教育科普基地,国家级轨道交通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基地。

    据悉,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以高速铁路建设为代表的轨道交通行业快速发展,成为联通中国与沿线国家经济和文化的重要载体。中国轨道交通企业将加大力度“走出去”,积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铁路基础设施合作建设。

     “大数据教育与人才培养研讨会”举行:

    成立“筹委会” 探讨大数据人才培养

    昨日,第十届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大数据教育与人才培养研讨会”在贵阳举行,中国与东盟大数据教育领域专家,共同聚焦国家大数据人才培育的热点与趋势,探讨大数据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的措施与方向,展望大数据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和发展,并共同见证“中国-东盟·大数据教育与人才培养联盟筹委会”的成立。

    据悉,为促进贵州大数据产业良好发展,探索中国与东盟各国及港澳台地区在大数据领域协同发展的新业态、新模式,进一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贵州大学、贵州省大数据产业发展应用研究院、贵州省大数据人才发展促进会等单位共同成立了“中国-东盟·大数据教育与人才培养联盟”。这将是我国第一家针对“中国-东盟”领域开展大数据“产、学、研、用”各类活动和综合项目建设的公益性组织。

    接下来,联盟将以产业应用为主导,以区域发展、政府规划为主线,致力于大数据教育体系建设和大数据产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着力构建大数据教育与人才培养创新模式。

    贵州大学党委副书记杨伟民表示,近年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不断涌现,大数据的发展为我们获得全面深刻的洞察能力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空间与潜力。同时,大数据驱动人才培养的精准化,让因材施教真正成为可能。他希望,中国与东盟国家以本次研讨会为契机,共同展望全球范围内大数据人才培育的新热点与新趋势,不断推进大数据教育创新发展,探索出相应的大数据人才培养模式,为中国与东盟在大数据教育与区域大数据发展方面提供人才保障。

     中国医学科学院携手贵州医科大学:

    建实验室 研究干细胞

    7月29日,中国医学科学院成体干细胞转化研究重点实验室揭牌仪式在贵州医科大学临床技能中心举行。

    据悉,中国医学科学院成体干细胞转化研究重点实验室,建有面积达50M2的样本库和500M2的GMP标准实验室作为中试基地。可以开展大规模细胞培养、细胞分析与分选、干细胞核型分析、组织再生、器官再造等基础医学和转化医学研究。目前,中心研究团队形成了干细胞基础与临床研究、组织工程基础与临床研究等几个优势研究方向。

    据了解,该实验室是中国医学科学院与贵州医科大学开展对口帮扶合作的重要举措,为后期对口帮扶工作的有序开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也将通过该平台,加大对贵州医科大学的帮扶力度。(胡颖 谢孟航)

 

[责任编辑: 王梅 谢素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