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两会焦点:中瑞自贸区能否落户贵州?

30.01.2015  09:51

  风光旖旎的瑞士(资料图片)

  2013年7月6日,《中瑞自由贸易协定》正式签订,能否利用这个契机,在贵阳、贵安两个综合保税区的基础上,在贵州打造中国瑞士自由贸易示范园区?这成为今年两会上的焦点。

  1.瑞士不是一天建成的

  “瑞士不是一天建成的。”在省政协委员、民建中央经济委员会委员、省社会科学院院长助理刘庆和看来,贵州打造中瑞自贸园区存在一定的可能,但是我们需要走的路还很长,就现阶段来说,还是一个好的想法,如何把想法落成现实,就必须对瑞士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瑞士全名瑞士联邦,16世纪之前,隶属于神圣罗马帝国。联邦当时处于帝国西南一隅,毗邻阿尔卑斯山脉,境内几无平原。德意志、法兰西以及意大利人杂居在此。

  当1519年马丁路德在帝国中部发动新教改革之时,加尔文教派革命也在瑞士兴起,经过一百多年艰苦卓绝的抗争后,瑞士联邦于1648年正式独立。

  但是,独立后瑞士一直被罗马教廷视为异端,多年无法融入欧洲主流社会群体,经济长期滞后。

  “当时的瑞士,是一个劳动力输出国,除了闻名于世的瑞士雇佣军外,西欧各地充斥着来自瑞士的杂役。”刘庆和说。

  十九世纪初,拿破仑彻底打破欧洲封建枷锁,瑞士在被法军占领十年之后,也渐渐地进入工业时代,瑞士的工业之路也是漫长和崎岖的过程。

  从最初级的食品、纺织等轻工业,到化学、钢铁等重工业,再到二次大战之后的产业转型升级,随着交通等基础设施以及金融系统的不断完善,瑞士才真正成为经济强国。

  “我们普遍认为金融、旅游等高端服务业是瑞士的特征,这点不错,但是我们也应该更清楚地看到,瑞士经历过完整的工业化进程。如果想一步走得很远,我们会发现,很多事情还要回过头来补课。”刘庆和认为,贵州与瑞士合作之路,更应着重考虑如何沿着瑞士曾经走过的路,借鉴瑞士经验,一步一步的走我们自己的发展之路。

  2.贵州和瑞士有太多相似性

  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今天的贵州和过去的瑞士高度近似。两地都为内陆地区、都为山地、都不沿海、工业化前都有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外地打工……

  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贵州进入了工业化、城镇化的加速期,同时也进入了产业升级和多样化发展的阶段。中瑞自由贸易协定的签署,使贵州有了新的契机,能否将中国瑞士自由贸易示范园区落户贵州,利用瑞士先进经验,助推贵州更好更快发展呢?民建贵州省委集体提案《关于贵州创建中国瑞士自由贸易示范区的建议》引起广泛关注。

  贵州期望打造中国瑞士自由贸易园区,这是个很吸引人的课题。现在问题出现了,啥是自由贸易园区?

  刘庆和说,自由贸易园区英文为Free Trade Zone,简称FTZ,是根据本国(地区)法律法规在本国(地区)境内设立的对外做买卖的市场。自由贸易园区实行“境内关外”政策,即放开一线(国境线),管住二线(与非自由贸易园区的连接线),园内自由(在区内免除海关通常监管)。从某种意义上讲,自由贸易园区是综合保税区的升级版本。

  3.我们用什么吸引瑞士?

  贵州打造中瑞自由贸易园区,对贵州发展将起到无可比拟的巨大推动作用,然而,现在贵州真的能吸引瑞士么?

  刘庆和认为,要在贵州建立中瑞自由贸易园区,贵州目前要调研好四件事。

  首先,要清醒地看到双方的比较优势,瑞士的优势是资金、技术、管理等金融产业和智力方面的优势,而贵州的比较优势则是相对的劳动力优势、较为丰富的自然资源,自贸园区的建设必须围绕比较优势来打造。

  其二,建设中瑞自贸园区,要做出全面全方位的调研,找准什么产品市场潜力巨大,适合在自贸园区内发展。刘庆和再三强调,中瑞自贸园区所生产的产品,应该有巨大的国内市场潜力。

  第三,建设中瑞自贸园区必须要打造健全的产业集群,从产业链发展到产业树再到产业森林。

  最后,引入中瑞自贸园区的瑞士企业,必须是瑞士在国际市场具有竞争力的优势产业,比如瑞士医疗、教育、银行等,只有这样才能通过园区拉动贵州产业全面升级和快速升级。

  另外,贵州要打造园区还需继续加强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取消限制发展的相关政策,才能使园区具备吸引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4.合作共赢的蓝图跨越两大洲

  贵州和瑞士,一个位于中国西南,一个地处欧洲中部,虽然相隔万里,但在中瑞自贸协定的东风下,合作共赢的蓝图正跨越两大洲。

  省政协委员、贵阳市政协副主席余维祥介绍,自2013年7月6日《中瑞自由贸易协定》签订以来,我省顺利举办了“携手瑞士-绿色赶超”论坛和“中国瑞士对话2014”论坛,为深入了解瑞士、借鉴瑞士成功发展经验、实现与瑞士广泛合作初步奠定了基础。另外,贵阳综合保税区中国瑞士产业合作园的初步建立,也为贵州创建中国瑞士自由贸易示范区奠定了基础。

  在此基础上,民建贵州省委提出《关于贵州创建中国瑞士自由贸易示范区的建议》提案,提出通过建立高效的运行机制和科学规范示范区重点产业及合作模式,积极争取将中瑞自贸示范园区引入贵州。

  具体来说,高效的运行机制就是要先期在遵守国家法律基础上,参考国际惯例,先为自贸区制定相应法律法规和优惠政策,依据“先立法,后设区”的准则,建立“贵州中瑞自由贸易示范区管委会”和“中瑞自由贸易示范区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履行行政管理和经济发展职责;成立“贵州中瑞自由贸易示范区海关监管机构”,为区内企业提供便利的通关条件。同时,最为重要的一点是,必须要积极争取到国家对贵州建立中瑞自由贸易示范区的支持,在政策和体制方面予以倾斜。

  而科学规范示范区重点产业及合作模式,就是要发挥贵州和瑞士的比较优势,在医疗技术、旅游、教育、食品加工、金融等诸多方面进行科学布局,重点发展,将瑞士经验、技术、产品引进来,把贵州优势最大化的发挥,把最好的产品带出去。

  中瑞自贸协定

  2013年7月6日,《中瑞自由贸易协定》正式签订,该协定将为两国开启更为广阔的经贸合作空间。中瑞经贸互补性大于竞争性: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拥有巨大的市场需求和发展潜力,中国的一些制造业也极具竞争力;瑞士是欧洲发达国家,拥有雄厚的科技实力和产业优势,在精细化工、钟表制造和精密仪表等领域拥有较大优势。

  瑞士国内市场小,难以找到足够的销售渠道,因此出口成为瑞士产业的总体战略。2013欧美自贸区谈判加速,欧盟和美国作为瑞士的全球第一大和第二大贸易伙伴,一旦签署自贸协定,瑞士在同欧盟的竞争中将处于劣势,其作为高端制造业中心和高端制造业研发中心的地位将受到削弱。瑞士急需通过一系列双边或区域性自贸区建设,瑞士急需中国这个最具潜力的“世界市场”来应对自身面临的挑战。

  中瑞自贸协定还将为中欧贸易开启新的机会,并为中国与欧盟建立更加紧密的经贸关系起到示范作用。瑞士是非欧盟国家,但与欧盟同属欧洲经济区,相互之间签署了大约120个合作协议,实行自由贸易。

  虽然基于原产地限制,中瑞建立自贸区并不意味着中国产品可以用瑞士作跳板自由进入欧盟市场,但这为从中国进口半成品到瑞士加工后再销往欧盟提供了可能,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欧盟市场。

  此外,瑞士在吸引外来投资方面还有政治稳定、商业氛围友好、劳动力市场灵活、基础设施良好、科研机构发达等优势。瑞士一直自我定位为中国企业进入欧洲的门户,希望凭借这一优势吸引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落户瑞士。2012年,时任瑞士驻华大使顾博礼专程来到中国经济网向中国企业招商引资。两国缔结自贸协定无疑会使瑞士的这一优势更加明显,并为中国与欧盟如何扩大经贸往来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本报两会报道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