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副悲壮的抗日挽联

18.01.2015  12:05

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悲壮卓绝,其间涌现了不少挽抗日英雄的对联。现列举两副如下。

1932年1月28日,日本帝国主义突然进攻上海。蒋光鼐当时任十九路军总指挥兼沪淞警备司令。他曾亲撰一副“一·二八”抗日阵亡将士的挽联:

自卫乃天赋人权,三万众慷慨登陴,有断头将军,无降将军,石烂海枯犹此志;

相约以血湔国耻,四十日见铖授命,吾率君等出,不率其入,椒浆桂酒有余哀。

当其时,作者与军长蔡廷楷一起率领十九路军全体将士对敌英勇反击,曾予敌重创。但由于当时国民党政府的不抵抗政策,十九路军被迫停战撤退。

上联表达了抗击侵略者的决心。保卫国土乃军人的天职,全军三万将士捍卫祖国不惜牺牲的意志,可谓“石烂海枯”永不变。陴,城墙上的矮墙,这里指明阵地。断头将军,语出《三国志·蜀志·张飞传》中严颜所说“我州但有断头将军,无有降将军”,表达了宁死不屈的精神。

下联反映了奋战的酷烈实况。将士们相约要以自己的热血来洗刷国耻,在奋战的40天中,我率领你们战斗,你们牺牲了,不能率领你们归来,现在我用椒浆桂酒来祭奠你们,以表示衷心的哀悼。“吾率君等出”,化用《左传·僖公三十三年》秦蹇叔“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之语,说明牺牲较大。椒浆桂酒,指用椒和桂浸制的佳酿。

本联表达了抗日将士反击外来侵略者的爱国主义精神,气势悲壮,虽对仗稍欠工整,但它反映了“一·二八”抗战的实况,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

1945年8月14日,抗战胜利,日本无条件投降,洗刷了近代史上日本对中国历次侵略的耻辱。长沙军界撰了一联:

挽抗日阵亡将士

雪百年耻辱,复万里山河,秦汉无此雄,宋元无此壮;

写三楚文章,吊九原将士,风雨为之泣,草木为之悲。

上联“雪百年耻辱”,即此一句,已充满声声血泪。抗战胜利收复了万里大好河山,这样的功勋和业绩是上秦汉宋元均不能相比拟的。下联写祭文来吊念他们,连风雨草木也要为之悲泣。三楚,是古代地区名,秦汉时分战国地为三,称三楚。长沙为南楚。九原,春秋时为晋大夫墓地,后泛指墓地。

此联意境悲壮,措词典雅概括,将古代有关战争与抗日战争加以比较,更显抗战的艰苦卓绝。下联末两句用拟人手法,更富文学性,增加了悲恸感人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