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根烟囱与一座城 难以说再见

04.11.2014  09:06

川美杨发育教授10年前创作的5米烟囱题材长卷 本组图片由记者吴珊 摄

杨发育教授讲述他对烟囱的记忆

开栏语:重庆作为老工业基地,拥有众多大型工业建筑,这些老厂房、老设备等具有大量有价值的历史记忆和工业生产、建筑、美学及其他人文信息。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城内旧工业区逐渐废弃、搬迁,遗存的厂房、机器以及建筑遗址该怎么处置?值得我们思考。今日起,本报将推出《探寻城市记忆》系列报道,共同来探讨该怎么留住这座城市的记忆。

商报记者 徐勤 王杨

28年前,第一根烟囱建成投运;18年前,第二根烟囱也高高地矗立起来。长江边,它们并肩相望,早已是黄桷坪最响亮的名片。生活在这里的人们,爱它们的特别,也怨它们的阴霾。

昨日,多位在黄桷坪生活、工作、学习的市民,向记者表达了这份又爱又怨的纠结情愫。“如今剩下的,更多是不舍。也许哪天要分别了,恐怕难说再见。

A

川美老教授

如果拆了,想它们了就只有看画了

85岁的杨发育(笔名杨发渊)是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的老教授。1950年3月,他从四川老家来到了黄桷坪。昨天下午,他在家中整理着成堆的画卷、雕塑作品,慢慢回忆、梳理过去的时光。

当时黄桷坪没有电厂、没有高烟囱,只有3家‘店’——理发店、北方食店、小副食店,还有一个每天仅发两班车的小车站。”摊开一张总长超5米的画卷,杨老一直忙活的双手停住了,目光也落在画纸上不愿离开。

记者注意到,老人家的目光落在了画卷里笔直挺立的两根高烟囱上。这幅创作于10年前的画卷上,烟囱上方没有滚滚浓烟,只是安静地矗立着。

杨老告诉记者,这幅画前后花了6年时间才创作完毕。前3年的夏天涨水时节去写生,积累素材;后3年的夏天涨水时节观察创作。“要同一个时节的景致才一致,所以时间跨度大。

电厂来到黄桷坪后,这里才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两根高高耸立的烟囱是时间变迁的见证者,它们生、它们在、它们灭,都是时代的变化。”杨老透过家里画室的窗户,望着不远处的两根烟囱,靠左边的重庆电厂的烟囱还在孤独地冒着浓烟,靠右的九龙电厂烟囱“戒烟”3天了。

每天都要望望两根烟囱,突然一根不冒烟了,还有些不习惯。”杨老说,这两根高烟囱,就是黄桷坪的最重要的标志了,如果它们不在了,黄桷坪的地标就难觅了。“如果拆了,想它们了就只有看画了。

B

80后“黄漂

情侣”烟囱见证我的拼搏和爱情

2004年,80后小伙儿胡星榆来到川美求学,毕业后曾离开黄桷坪闯荡过。如今他又回到了这里,在美院校门口,也是紧邻两根大烟囱的一间“老教授画廊”当起了管理员。

高烟囱,就是我对黄桷坪的最初印象。”胡星榆的家住南岸,小时候很少到黄桷坪,在江边烧烤时能远远望见高高的烟囱。烟囱从一根变两根,胡星榆也离黄桷坪越来越近。

每个在黄桷坪生活过的人,都有烟囱情结吧。”他告诉记者,画廊里不少创作者都有过“烟囱”元素的作品。2010年,他在感情受挫时曾写了一首小诗:五彩缤纷的楼宇之间,挤满了梦想……就算灰色的天空,也有一起找寻的自由;两支高高的情侣烟囱,相伴了多久……就算灰色的天空下,也有罗曼蒂克的爱情。

两根烟囱相隔10年,我与当时的女友也相差10岁,感觉这是一种奇妙的渊源。”胡星榆感叹地说,这两根烟囱和他当初的感情很像,黄桷坪的高烟囱见证了自己的学业拼搏、感情历练、如今的“黄漂”生活。“如果突然有一天要分离,真的难说再见。

C

川美学子

这两根烟囱相当于“城市雕塑

黄桷坪街上的喜马拉雅书店也紧邻电厂,在书店门口可看清两根烟囱柱上“1984”和“1994”字样。在书店大门口上方,有一片特殊的涂鸦——艳红色的电厂和两根高高矗立的烟囱。

书店负责人刘景活也是川美学子,学的是雕塑。“1995年来考试时,就对这两根大烟囱印象深刻了。”刘景活回忆说,当时两根烟囱排烟还要拉警报,一会儿,空气就变得很昏暗。

其实,这两根烟囱就相当于‘城市雕塑’,是黄桷坪的‘城市形象’,天空的这抹灰色,也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黄桷坪的艺术审美。”刘景活说,从黄桷坪出去不少艺术作品色彩或造型都偏凝重深沉,他更是在黄桷坪集中涂鸦装扮时,为自己定制了“电厂烟囱”的图案,留在书店门口上方。

圈里很多好友都喜欢拍、喜欢画、喜欢聊烟囱。我们对这两根高烟囱曾经又爱又怨,如今更多的是不舍。”刘景活说,几天前其中一根“戒烟”了,突然感觉好不习惯。至于烟囱的去留、未来,他和朋友们讨论过,有人说,可以将电厂留下来作为一个黄桷坪创意区的一部分,在两根烟囱间搭介质,连接起来。也有人说,可以做创意禁烟广告,将两根烟囱设计成巨大的香烟……

情感上,我们都舍不得这对特殊的地标,可如果有一天不得不拆除,我只能不得不接受。”刘景活有些伤感。

揭秘

烟囱修上百米左右

建材和饭菜靠吊篮拉

两根都是240米高的烟囱是如何修起来的?工人们又付出了怎样的艰辛,又有哪些感人的故事?昨日,当年参与两根烟囱修建的工人讲述了他们的故事。

周长有32米

底座环抱需要20人

69岁的胡淑均女士曾是原第九建筑公司二处职工,如今,退休的她是黄桷坪街道的志愿者。

黄桷坪两座烟囱就是我们单位修建的,当年我38岁,参与修建车间。”谈起两座高耸入云的烟囱,老人说,当时他们公司在重庆发电厂搞修建的分为两个队,一队负责重庆发电厂洗煤槽、车库、车间等的修建,另一队则负责烟囱修建。两队是同时开工,当烟囱修上百米左右后,建材和修建工人吃饭都是靠“吊篮”拉上去的。

胡淑均回忆称,烟囱地基深在10米以上,整个烟囱采用混凝土加钢筋浇筑而成,底座的周长有32.6米,顶端口周长为7米。如果用人手拉手环抱底座,需要约20名成人。

第一根烟囱

曾是亚洲第一高

在上世纪80年代修建时,重庆电厂的烟囱,也就是第一根烟囱,还夺下亚洲第一高的位置。”修建第二座烟囱的项目经理孟祥广透露,黄桷坪的两座电厂烟囱,一样大,一样高,都是240米。第一根烟囱修建用了1年多,第二根烟囱则用了不到1年。

他说,后来修建的第二根烟囱,在工艺上比第一根更先进,采用的是筒中筒的结构。不过,因重庆发电厂已经开始发电,不断有大量烟尘飘出,给上端工程修建带来了一些不便,为此还专门为施工工人配置了防护面罩。

烟囱顶部的避雷针,还是我亲自上去安装的。”孟祥广回忆,两根烟囱修建时,都有上百名工人,为赶工期都是两班倒,24小时开工。每天都有数十台货车拉进拉出,沙、石、水泥等建材,就堆放在如今黄桷坪曾家湾驾校一带,跟一座大山一样。浇筑的混凝土需求很大,整个工地每天还有近10台搅拌机,不停地搅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