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弥合实现全面小康的“贫困短板”

14.10.2015  19:20

中国弥合实现全面小康的“贫困短板

新华社记者李惊亚、杨洪涛

    大山村民组是贵州遵义市湄潭县高台镇最偏远的村组,村民喻大兵家里有病人,孩子小,打工也走不开,全家除了每月108元低保金,基本上没有其他收入,种的粮食不够吃,每年镇里都要拨给季节性救济粮。

    日前,湄潭县、高台镇干部多次走访喻大兵家,表示要将他们纳入扶贫生态移民搬迁,同步发展700多亩茶园,搬迁户可以就近打工,还可以得到技术培训,肯定比在山上强得多。喻大兵说:“这样我们当然愿意搬。

    贵州是中国贫困人口最多、贫困面最大、贫困程度最深的省份,是扶贫攻坚的主战场。为了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小康,贵州省要求全省领导干部开展遍访贫困村贫困户工作,确保实现对全省9000多个贫困村和所有贫困户全覆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扶贫脱贫工作成绩斐然。从1978年到2014年,中国累计减贫逾7亿人。但截至目前,中国仍有7000余万贫困人口,约占农村居民的7.2%。

    分析人士认为,目前条件稍好的地方基本已脱贫,剩下的都是“最难啃的硬骨头”。这些贫困人口大多分布在深山区、石山区、高寒山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区,自然条件恶劣,扶贫开发成本很高。

    2020年,中国将建成全面小康。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中国全力弥补、平衡、协调发展中的贫困“最短板”。

    “自从杨波来到海嘎村,一心都是为了海嘎人,白天下队去调查,一路走得脚抽筋,晚上回来还操心,上报项目帮我们,水通电通路通了,旧房变成新农村……”说起驻村干部杨波,63岁的海嘎村村民刘展英唱起了自编的山歌。

    海嘎,在古彝语里是“大海之滨”的意思。位于贵州省六盘水市钟山区大湾镇的海嘎村,海拔2900多米,村民近一半都是彝族。五年前,全村吃低保的村民占了四分之一,农民人均年收入1600元,贫困把乡亲们压得抬不起头、挺不起胸。

    2010年,28岁的钟山区民宗局科员杨波来到海嘎村担任“第一书记”,他带领村民种苦荞、种反季节蔬菜、养殖土鸡,跑项目为村子修路、修水窖、安太阳能路灯……五年下来,海嘎村的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人均年纯收入增加到6830元,成为远近闻名的村寨。

    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难度再大,今年也要再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000万人以上”。这是继2014年之后,政府工作报告第二次提出年度千万减贫目标。

    2014年,中国各级政府向贫困村派出了12.5万个工作队、驻村干部达43万人,他们吃住在村里,挨家挨户了解情况、开展扶贫工作,成为精准扶贫的“传感器”和“带头人”。杨波只是千千万万中国普通驻村干部的缩影。

    同年,中国还完成了规模浩大的贫困人口建档立卡工作,为推进精准扶贫奠定了基础。

    “以前没有建档立卡,扶贫政策大多像大水漫灌,一享受都享受,一不享受都没有。”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永富认为,现在是让有限的扶贫资源更精准地指向真正需要的人,发挥出最大效益。

    长期以来,中国中西部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公共服务产品难以满足需求。近年来,中国下大力气补齐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短板”,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各大金融机构也纷纷加大对扶贫开发的支持力度。据了解,2015年及“十三五”期间,农发行投放于易地扶贫搬迁等扶贫开发信贷业务的贷款有望达4000亿元。

    《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提出,到2020年,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贫困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扭转发展差距扩大趋势。

    “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各地各有关方面以更加明确的目标、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有效的行动,扎实推进扶贫攻坚,坚持区域发展与精准扶贫相结合,贫困地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梦想一定能如期实现。”刘永富表示。

    新华网贵州频道10月14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