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数谷”的融合发展之道

19.05.2021  18:12

  大数据始于科技之美,归于创造价值,近年来,数字中国、网络强国、智慧社会建设一路高歌猛进,带动着数字浪潮席卷各行各业。

  作为中国首个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的贵州深知,只有融合发展,才能深挖大数据“钻石矿”,助力各行各业和各个领域发展提质增效。于是,贵州将“融合”二字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始终。

  贵州围绕数字政府、数字经济和数字民生建设,加快推动大数据与实体经济、社会治理、民生服务、乡村振兴的深度融合,形成大数据全治理链、全产业链、全服务链,一条大数据融合发展的新路正越来越清晰。

  在省会贵阳,办理营业执照,只需网上填写申请资料并提交,随后“坐等”营业执照邮寄上门;就医挂号不用排队、看病费用一键付清;出门不用携带钥匙,而是站在单元门外的摄像头前,通过脸部识别自动完成“刷脸开门”……

  大数据,正让“中国数谷”贵阳变得更聪明、更智慧。如今,大数据已经成为贵阳智慧城市的“最强大脑”,随着大数据在政用、商用、民用上“开花结果”,越来越多的贵阳人开启了智慧生活。

  有专家表示,实现大数据发展的“全新价值链”,这是贵州发展大数据产业的实践逻辑,也是大数据战略从风生水起到落地生根的必然路径。

  打造数字政府全治理链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推进数字政府建设,建立健全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进行行政管理的制度规则,提升国家治理现代化水平。加强数字政府建设、完善数字政府治理体系已成为政府改革的主旋律之一。

  贵州依托大数据发展优势,建设“一云一网一平台”,创新政务信息化建设新机制,建立以大数据驱动政务创新的政务大数据模式,打造贵州政务数据“聚通用”升级版,从深度和广度上擘画“全省一盘棋”整体化数字政府的新蓝图。

  “一云”是指“云上贵州”一朵云,推动数据从“云端”向政用、民用、商用落地;“一网”是指一网通办,向上连接国家,向下覆盖省、市、县、乡、村五级;“一平台”是指建设全省统一的政务服务平台、政务数据平台,实现“服务到家”。

  2019年5月,贵州省政务数据“一云一网一平台”正式运行,标志着贵州在运用大数据改变业务流程、提升治理能力等方面已取得积极效果。在省会贵阳,这种数字政府带来治理的效果得以充分体现。

  各自搭台,分头唱戏,这曾是政务部门信息化建设的“症结”。如何破解?贵阳紧紧抓住大数据发展机遇,依托“一云一网一平台”,整合部门资源,促进部门间信息共享,搭建起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平台,让政府数据“上云”、政务服务提质,为群众和企业办事带来更多便利。

  具体工作中,通过打造政府数据共享交换等平台以及人口、法人、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宏观经济、电子证照等五大基础数据库,贵阳对市、区两级365个部门、1385个系统、14053项数据资源目录进行集中存储、统一管理、互通共享。这为政务服务“材料一次提交、证明一次查验、资料反复使用”奠定坚实基础。

  2019年9月,贵阳市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平台上线运行。该平台统一优化全流程各环节办事功能,无缝对接与各个环节相关的业务办理系统。截至目前,贵阳全市政务系统实现省、市、县、乡、村五级政务外网全联通,可提供20000余项政务服务事项网上服务,实现了“进一张网,办全市事”。

  如今,贵阳市数据壁垒进一步升级,在现有企业开办“一网通办”系统基础上,员工参保登记、医保登记、银行预开户等企业开办业务,也能实现线上“一个环节、一表填报,同步推送、并联审批”。群众只需操作一个办事系统,可同时办成工商登记、税务、人社等不同事项,有效解决“跑不完的路”“填不完的表”“盖不完的章”等问题。

  上个月,计划在贵阳新成立一个科技公司的吴海洋就享受到这样的便利。想着注册公司是件大事,他精心准备,提前规划了几天时间。但没料到,咨询电话刚打过去,对方回应目前已可以用网络办理。按着工作人员指导,注册账号、实名制认证、提交申请资料、进行电子签章……不到半个小时,提交完成。

  没过多久,吴海洋就收到了提示短信:“营业执照、印章、发票等已成功办理,可凭领取码到贵阳市政务大厅领取相关凭证。“办事速度太快了,从没想到如此顺畅。”吴海洋说,这让自己对新公司发展充满信心。

  贵阳推进政府数据跨层级、跨系统、跨业务互联互通,打造智慧政府,不断提升城市服务能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网上可办率达到100%,100个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72.2%市级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一窗”分类受理,社保、医保、公积金等162项高频民生服务事项实现“掌上办理”。

  上传身份证相片、提交电动车信息凭证、预约办理时间地点……前不久,贵阳市民徐女士通过贵阳市公安交通管理局推出的“斑马信用”APP顺利给自己的电动车上了牌照。“这项服务实现线上预约、线下领证,不用携带系列证件,更不用排队白跑几趟,真是方便得很!”徐女士连连点赞。

  贵阳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商事制度改革受到国务院通报表扬,成为全国企业简易注销登记改革试点城市。如今,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已经成为贵阳城市发展中“智能、智慧”的重要标签。

  当下,贵州正全力推进“全省通办、一次办成”改革,不断推进政务服务移动化、政务审批电子化。贵州在数字政府上的创新探索,将为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提供可复制、可借鉴的经验。

  打造数字经济全产业链

  数字经济是新兴技术和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把握数字经济发展大势,以数字化培育新动能,用新动能推动新发展,已经成为全球的普遍共识。

  面对新一轮产业变革,贵州早已擦亮慧眼,抢得新机,加快做大做强数字经济。贵州以建设“贵阳·贵安大数据产业发展集聚区”为抓手,积极构建大数据产业生态体系。目前,已在贵阳统筹布局10个大数据产业集聚区。

  这些集聚区涉及数据储存、数据清洗加工、数字分析应用、数字安全、数字物流、创新创业孵化、大数据人才培训等多业态,初步构建起较为完整的大数据产业链条。

  如今,中电科、阿里巴巴、华为、京东等一批国内大数据领军企业已落地贵阳,还涌现出满帮集团、朗玛信息、东方世纪、易鲸捷等一大批本地优强企业。目前,贵阳大数据企业超过5000家,占全省比重近70%,产生了一批数字经济新业态、新技术、新模式。人工智能、智能产品制造等从无到有,大数据分析应用、数据金融、呼叫服务等从小到大,数据交易、数字物流、智慧医疗等做大做强。

  2016年,贵州借助大数据发展先行优势,实施“千企改造”工程,对企业进行以信息化、数字化为重点的技术改造;2018年,贵州实施“万企融合”大行动,加快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助力数字经济发展。

  在位于贵阳市观山湖区的贵州兴达兴建材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基地,听不到混凝土搅拌站的轰鸣,见不到漫天飞尘,整个生产线采取全封闭、自动化运作,生产现场寥寥无人,生产效率却比过去提高10%。

  兴达兴公司节约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的“秘密武器”,是高性能混凝土大数据云平台——砼智造。“客户订单通过手机APP提交到平台,系统自动计算自动执行生产。”贵州兴达兴建材股份有限公司行政总监刘富慧说。

  作为观山湖区重点发展的大数据企业代表,公司的大数据应用创新除了深耕“砼智造”外,还开发建设了“建材云”,推动建材数字化。与大数据的深度融合,传统混凝土产业迎来数字化、智能化升级,走上高质量发展之路。

  在贵阳,大数据与传统工业的融合正加速提升新旧动能转换速度。“十三五”以来,贵阳围绕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核心区建设,在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道路上奋勇争先,以“万企融合”行动为抓手,激发实体企业与大数据融合发展动力,实现了数字产业“质量和速度”双升、数字融合赋能加速。

  “大数据+智能制造”海信智能工厂实现提质增效,传统中药企业汉方药业进入大数据自动生产时代,“老干妈”通过大数据平台实现了原材料采购和生产环节全程监控,贵州玉蝶电工股份有限公司建成全国首条智能制造及智能仓储一体化的智能线缆生产线……

  “”融百业,“”兴万物。除数字赋能传统工业外,贵阳还将大数据“嫁接”农业,助力传统产业智慧升级。

  一块数字大屏,让农产品交易情况尽在掌握。在贵阳农产品物流园里,贵农智慧农批云平台上实时滚动显示着园区现有农产品品种数、供应商数、农产品价格涨跌幅对比、园区主要农产品最新价格等诸多信息,一旦有数据浮动超出警戒范围,平台就会立即展开数据分析,并形成报告,为市场管理提供精准的决策依据。

  在修文县,农业云平台覆盖全县313个果园的5万亩280余万株猕猴桃,实现对猕猴桃全产业链的全流程追踪管理,有效破解猕猴桃产业发展瓶颈。

  如今,在贵阳,大数据与农业的“嫁接”融合,为传统产业带来蓬勃生机。各地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以龙头企业为引领,收集分析数据,构建数据模型,实现全程智能管控和市场精准分析,让全市农业产业规划更科学、产销对接更精准、资源配置更合理。

  数据显示,2020年,贵阳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水平指数达51.1,高出全省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大数据与实体经济融合水平正由初级阶段向中级阶段加速迈进。

  2021年,贵阳贵安将继续深入开展“万企融合”行动,实施大数据融合应用项目380个以上,纵深推进大数据与实体经济、乡村振兴、服务民生、社会治理深度融合,加快推动实体经济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

  围绕数字经济发展战略,2020年贵州数字经济增速超过15%,连续六年排名全国第一。数字经济已融入贵州经济血脉,构建起贵州发展的基本格局。

  打造数字民生全服务链

  浩瀚的大数据蓝海,要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要运用大数据促进保障和改善民生,“让数据多跑路、百姓少跑腿”,不断提升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水平。

  多年来,贵州在推动数字产业发展的同时,也致力于将大数据延伸到民生各领域,推动大数据与老百姓衣食住行、安居乐业等服务相融合,打造大数据全服务链,着力解决普惠性民生问题,让老百姓共享数字红利。

  缔造“”上生活,破解民生痛点。如今,贵州在教育、健康、扶贫、旅游以及公共安全等民生领域,取得了很多成果,“智慧社区”“智慧旅游”“天网工程”“健康医疗”等大数据成果已经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了许多便捷服务与生活保障。

  “乘地铁时,站在闸机前刷脸即可通行。”在贵阳地铁1号线清水江路站,贵阳市民王巧来到进站口,摘下口罩,“”的一声过后,顺利实现进站;到达目的地时,也只需刷脸出站,整个过程不超过5秒,后台会根据进出站点距离计算出行费用,在手机APP上自动完成扣费。

  这样的生活场景,在贵阳较为常见,这只是贵阳推动“大数据+民生服务”的成果运用之一。“十三五”以来,贵阳把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推动大数据与民生服务的深入融合,形成大数据驱动民生服务现代化的贵阳经验和贵阳方案。

  “前段时间,发现院子里的树太高,树枝都伸到居民家里,万一伤到人怎么办?没想到拍照传到街道‘社会和云’平台系统后,很快就有网格员帮着解决了。”白云区大山洞街道建安社区居民冯朝盛高兴地说。

  “社会和云”是贵阳市创新社会治理,致力于通过对民生相关大数据的统计、分析、运用,实现社会治理“管理扁平化、工作服务化、网格具体化、业务综合化”的云平台系统工程,激活了大家对身边事、身边人的关注、关心,为社会治理注入了新动力。

  在贵阳,“行路堵”“停车难”曾是每个车主共同的“痛点”。如何利用现有停车位,解决停车难题?2015年,贵州车秘科技有限公司利用“5G+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信息技术手段,打通停车场信息孤岛,盘活停车位资源存量,提高了闲置停车位利用率,其打造的共享停车模式深受市民喜爱。

  如今,智慧生活遍及贵阳市每个角落,而智慧社区建设,让贵阳人足不出户就能享受智能化的民生、政务、养老等一系列服务。

  大数据融入民生、服务民生在贵阳的生动实践,只是贵州打造数字民生全服务链的一个缩影。贵州在没有大数据概念之前,是互联网“洼地”,如今成为大数据“高地”,能够为民谋利、解民所忧,让老百姓工作更方便、生活更美好。

  数字民生一直是贵州在推进大数据战略过程中一以贯之的追求目标。下一步,贵州将持续推动大数据与群众衣食住行、日常生活的深度融合,深入推进大数据应用普及,更好地解决民生热点问题,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记者 彭刚刚)

[责任编辑: 邓娴 栾小琳]
“中国数谷”辉映“绿色之都”
  大数据时代到来,为生态环境治理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贵阳市将绿色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底色,巧妙地将大数据优势融入生态保护工作,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书写了“中国数谷”生态保护的生动篇章。“十三五”期间,贵阳森林覆盖率提高到55%、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提高到98.新华
中国数谷:打造数字城市智慧生活样本
  万物互联的大数据时代,新华
贵州以融合应用为关键大力推进数字产业化
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贵州以融合应用为关新华
贵州全力以赴在实施数字经济战略上抢新机
拿出“抢”的状态 ——贵州全力以赴在实施数字新华
贵州:使出“闯”的干劲 围绕“四新”抓“四化”
使出“闯”的干劲 ——围绕“四新”抓“四化”新华
贵州: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围绕“四新”抓新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