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医疗队贵州义诊获百姓点赞

25.09.2015  11:04

    新华网贵州频道9月25日电 世世代代居住在贵州大山的醒民镇的农民,并不知道给他们做B超检查的同款索诺生便携式超声仪也曾出现在美国好莱坞电影《超能陆战队》中,价值上百万元。他们只知道这机器好,医生更好。

    “看了很多崴(假)专家,终于看到真专家喽!”65岁老人齐洪文刚从醒民镇马蹄村的义诊点出来,就迫不及待地给周围的老乡说。他说,以往的专家,三句话就打发了他,也没诊断出结果。这次的专家显然负责周到很多,认真检查和叮嘱,还免费给他发了进口药。

    贵州习水醒民镇地处云贵高原的偏远山区,交通不便,缺医少药现象严重,医务人才匮乏,医疗技术较落后,当地骨关节病、高血压等发生率高。

    9月22日至23日,中国石油集团特选派所属中心医院李安明、肖丽萍、刘政、卢迪、樊国峰、王晨生等6名资深医疗专家,专程从北京赴贵州醒民镇开展“送医送药送健康精准扶贫到户”医疗义诊活动,为百姓送医、送药,免费查体、治病;指导培训当地卫生院医护人员,以实际行动扶贫帮困。

    原计划安排22日是入户义诊,但闻讯来的山区农民早早就在醒民镇马蹄村村委会办公室里等着。登记的工作人员说,还有不少人是从隔壁村寨过来的,5点多就起床出门,赶了几十里山路。

    看着村民们期待的目光,用当地的方言一遍一遍询问工作人员何时能看病。“老百姓看病不容易!”医疗队不忍让村民们明天再来,入户义诊结束后,又在村委会紧急腾出三个办公室,搭建起临时义诊点,提前投入诊疗。

    两天义诊,都会看到这样的场景:在院内、诊室走廊排满手拿义诊号的老乡,佝偻着腰拄着拐杖的老人、刚做完农活身上还带着泥土的老伯、怀抱着婴儿的年轻妈妈……

    百姓讲当地方言,专家一时听不明白,很是着急。中国石油贵州销售分公司的工作人员及当地政府、卫生院的医护人员充当翻译和助手。拥挤的走廊里,老乡排着长队,专家在“翻译”们的帮助下,为老乡测血压,进行神经、呼吸、心内科、超声科的诊治。

    面对排着长队的群众,患者们急切的眼神,医疗队的专家们笑容始终挂在脸上,没有一丝不耐烦。耐心地诊疗,细心地讲解,抚慰了患者们的焦虑情绪,老乡们的眉头渐渐舒展开来。骨科主任医师樊国峰学会了本地话,安慰老乡说:“大家不急哈,就是再晚也会给你们看,决不落下一个人!

    王晨生主任医师的B超检查时门口挤满了人,老乡们有些急:“怎么那么慢?”原来,王晨生正用先进B超机为老乡进行全腹器官的超声检查,并不是一扫而过的敷衍。听工作人员解释后,他们脸上笑开了花,连连点头,说道:“这敢情好啊,医生您不急,那我们慢慢等!

    医生们顾不上喝水、跑步上卫生间。午饭时间已到,还有村民围在心内科主任医师卢迪身旁,卢迪说:“你们先吃,我多看几个,省得乡亲们还多跑一趟。”中午简单吃点饭,医疗队又投入到紧张的义诊工作中。

    两天紧张的义诊,医疗小分队人员对3名卧床患者进行上门会诊,据不完全统计,共诊治、咨询约560人次,其中心脑血管180人,呼吸内科70人,骨科110人,B超200人。

    家住马蹄村何栋良患脑溢血,两年来卧病在床,四肢瘫痪、口齿不清。神经内科主任医师肖丽萍义诊来到家中为他诊疗,鼓励他多练习四肢,还有希望走。肖主任离开时,虽瘫痪却意识清醒的何栋良努力地抬起右手,眼里闪着泪花,用力说了一句话。“慢走!”他的妻子翻译道,“他感谢你们,请你们慢慢走。

    履行社会责任,扶贫帮困工作永远在路上,不止是一次两次义诊,而是一点一滴,日积月累的全员付出。

    据了解,中国石油围绕“民生、产业、智力”扶贫三条主线,积极探索符合企业实际的扶贫道路。19年来,中国石油累计投入扶贫资金5.3亿元,援建项目720个,从最初扶贫新疆5个县到现在定点扶贫10个县,扶贫数量在中央国家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中排列第三位,位列央企第一位,已成为中国扶贫开发事业的重要力量。

    2014年社会责任报告中显示,自1994年中石油定点扶贫新疆自治区5个县以来,中石油已在全国8省区14个县开展定点扶贫和对口支援工作,累计投入扶贫资金7.2亿元、援建项目776个、选派挂职干部115名,定点扶贫县数量在央企排第一位。中国石油全球主要社会公益总投入超过10亿元,惠及百万人。中国石油通过石油奖学金、助学金、捐建希望小学、资助社会机构等多种方式支持国内教育事业,总投入达10.0759亿元,获国务院扶贫办开发领导小组授予的“全国社会扶贫先进集体”称号。(李帅 黄蕾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