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铁“出海”装点了谁的门面?

23.10.2015  11:34

               

 

昨天,由中国铁路总公司牵头组成的中国企业联合体在雅加达与印度尼西亚维卡公司牵头的印尼国企联合体签署了组建中印尼合资公司协议,该合资公司将负责印度尼西亚雅加达至万隆高速铁路项目的建设和运营。至此,持续7个多月的印尼高铁争夺战终于尘埃落定。据了解,该项目计划于11月上旬举行启动仪式,2018年建成,2019年开通运营。(北京日报10月17日) 过去的中国背负太多“中国制造”的烙印,那都是邯郸学步的伎俩,未免兴一时,困一世。昙花一现的游击战,是拾人牙慧的最大诟病,没有“创造”更是自掘坟墓的开始。 中国高铁便是充分认识到了这个问题,在经历了引进技术到中国制造的尴尬阶段,便致力于攻克各个核心技术难题,终是成功研制了时速250公里和目前世界铁路最高运行速度350公里两种速度等级的高速动车组,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真正走上了中国创造的道路,为国人争了光。 如今,继“乒乓外交”之后的又一个外交新课题—高铁外交,让中国决定把东南亚和中亚国家等邻国作为推销高速铁路的对象,意在用高铁融合与周边国家的关系,扩大对周边国家的影响,从而促进双方能互通有无,实现双赢! 中国高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与其他高铁国家不会存在知识产权纠纷;再者中国高铁网越扩越大,每个人都能来亲身体验高铁速度,检验高铁质量;中国高铁还具有价格优势,且有现成建造团队,建造工期短,可以说是“物美价廉”。 虽然不知道谁会成为高铁“出海”的下一站,但此次中国高铁能战胜日本取得印尼合约确确实实为中国高铁驶进东南亚迈出了不俗的一步,这是对中国高铁的认可,对中国速度的推崇,对“中国创造”的肯定。 在自媒体时代,每个人都掌握着传播的权力。这种传播效应在信息技术不断更新的时代背景下已经成为一种常态,所以中国高铁跨出国门,相当于又一次打响了高铁品牌,也是为中国经济发展添加了一股助力,更是为中国面貌添妆加彩,让更多人知道了中国高铁,知道了中国。(罗胜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