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智力帮扶普定快步奔小康

24.10.2015  10:14

    位于安顺市普定县的中科院喀斯特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通过深入观测喀斯特生态系统,研究石漠化的成因和关键解决技术,形成了科研与治理一体化的格局,为普定县精准扶贫提供了强大的科技支撑。

    10月15日,记者来到研究站石漠化综合治理示范点普定县陈家寨,沿着公路蜿蜒而下,每隔一两百米,路边就有一口积满水的蓄水池。由于前段时间贵州持续降雨,每一口蓄水池的水都是满的,但有一口却没有水。

    记者发现,装满水的蓄水池的路面两边高中间低,还一条拦水埂将雨水引到蓄水池中。中国科学院水利部研究院张信宝教授告诉记者,没有水的这口水窖,在水窖和山坡中间的地下也有一根引水管,但喀斯特地区坡地就像一个石头“筛子”,雨下下来就迅速渗入地下,难以形成地表径流,引入蓄水。

    地表水贵如油,地下水滚滚流,这也是贵州雨量充沛但旱灾频发的原因。

    这种“道路+沟渠+蓄水池”的集雨蓄水模式,将乡村公路、机耕道作为集雨面,将雨水引入蓄水池,农户们耕种时,把蓄水池放出来使用即可,有效解决了喀斯特地区的缺水灌溉问题。

    2013年普定县全县受旱,但陈家寨内没有出现旱情,“村民种的玉米、辣椒成活率在98%以上。”陈家寨村支书陈发恒告诉记者。

    由于该技术简单、实用、可操作性强,目前已在普定、晴隆、印江、纳雍等地得到广泛推广。

    在研究站的后面,记者看到了一排排红色的大塑料桶,每个塑料桶就是一个模拟的生态系统。张教授告诉记者,“这里面的土都是从对面退化白云岩坡地上挖下来的,种的是金刺梨,最开始的泥土都是一样的量,但因为使用了不同分量的保水剂,现在有些桶里的土已经膨胀溢出来了,但有些桶的土却越来越少。

    这是研究站最新的盆栽实验,旨在解决喀斯特地区退化白云岩坡地造林的难题。

    “西南喀斯特地区退化白云岩坡地分布广泛,土壤厚度往往不足10cm,由于土层浅薄、缺水缺肥,植物根系无法扎深,所以只能长草。”张教授指着研究站对面光秃秃的山坡告诉记者,这些都是白云岩坡地,几十年都不会变,长不起树。

    经过思考研究,张教授想出了“保水剂+挖坑”的种树办法。

    “贵州降水量不少,施用保水剂可以提高白云岩碎屑土的持水性,降低入渗速率,挖坑可以增加土壤容量,有可能解决退化白云岩坡地造林难题。

    2013年,研究站开始了相关盆栽实验,结果表明,保水剂保水效果良好,土壤水分状况明显改善。为了增加保肥效果,2014年实验就增加了活性炭,解决了肥料淋溶流失问题,效果也很好。目前“保水剂+活性炭”土壤改良技术研究,已经列入中科院《贵州喀斯特区生态服务于民生改善研究示范》项目。

    走进陈家寨村梭筛村民组,昔日的荒山石坡都种上了桃树。3月赏花、6月摘桃,成了这里一道特色风景。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995年的536元增加到2014年的1万多元。(方春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