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寨:励精图治啃下脱贫“硬骨头” 戮力同心打好扶贫攻坚战

18.11.2014  18:28

    扶贫,一直是贵州省的“头号难题”。丹寨,被称为贵州整体脱贫的主战场、决战区。在扶贫的道路上,丹寨县积极探索新路,通过实施扶贫攻坚整县推进、产业化扶贫、生态移民、雨露计划、贷款贴息、社会扶贫等项目,瞄准扶贫对象抓发展,扎实推进扶贫攻坚工程,走出了一条符合丹寨实际的扶贫新路。

    11月17-20日,大连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对丹寨县开展定点社会帮扶进行考察调研。

    丹寨县委书记侯美传表示:“万达的市场营销能力,资金能力,技术能力,和全国几千家万达广场,大的市场容量,和他即将入主的网络销售和网络营销的平台,将全力支持支撑丹寨发展,把我们的农产品营销向全国,助推老百姓真正地发展产业,这样让帮扶就有根,而且能够可持续,又真正见效,万达帮扶,让丹寨农民实现三年收入翻番,三年经济增长翻番的目标,一定也能够实现。

    据悉,1997年,丹寨县年人均纯收入低于650元以下的人群,有9.2万人,全县有五分之四的人口,处于温饱线以下。到2009年,全县16.19万人中,绝对贫困人口依然占到了10.45%,农民人均纯收不足2700元。尽管这些年来,丹寨在历届省委省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了明显的发展,但贫困,始终写在全县各族人民的脸上,更成为烙在心里挥之不去的阴影。

    “小康不小康 ,关键看老乡”。丹寨长期贫困的“”在哪里?在基层农村。最艰难困苦的人是谁,是农村百姓。据2009年相关统计数据结果显示,全县有六个乡镇地属雷公山贫困区,98个重点扶持贫困村,占当时全县161个村的60.8%。贫困面大,贫困人口多,农村产业几乎为“0”,让丹寨人鼓不起腰包,更抬不起头。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扶贫,要因地制宜,“真扶贫,扶真贫”。做为传统农业县,农业产业,是发展的根本,培育产业,是让群众增收有门路。2010年以来,丹寨县根据本地实际,制定了“两项重点、八条主线”的产业发展思路,先后投入10675万元产业扶贫资金,突出打造中药材、茶叶、黑毛猪、精品水果、民族手工业5张产业名片,培育了13家扶贫龙头企业。在龙头等企业带动下,以茶叶和中药材为主,做优特色种植;以蓝莓、葡萄、红阳猕猴桃种植为主,做大精品水果;以黑毛猪、优质肉牛、林下养鸡为主,做强规模养殖;培育了大一批扶贫主导产业。

    “贫困地区发展要靠内生动力”,“一个地方必须有产业,有劳动力,内外结合才能发展。”丹寨,把狠抓扶贫攻坚当做“政治性问题”,更当做“战略性问题”。在抓好产业扶贫的同时,丹寨县着眼于贫困农村的长远发展,在农民自我发展能力上下功夫。雨露计划产业化技能培训、阳光计划培训等多方面、多方式的培训活动,深入基层农村,直接面对百姓。500余期的技能培训班,共培训农民3.2万人次,6万余份技术资料,涉及畜禽养殖、蔬菜、干果经济林、中药材种植等。培训,让农村群众掌握了一技之长,也增强了发展的信心。

    另外,在扶贫模式、方式上,丹寨大胆创新,开创了“滚动发展”、“手挽手、一帮一”等模式,为农民发展致富提供了保障,拓宽了渠道。6105.12万元扶贫资金的有偿使用、滚动发展,带动组建了产业合作社42家,带动农户346户1280人发展产业。全县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学校等单位干部职工与3600户贫困群众“结穷亲”,让1580人实现移民进城,解决就业1467人,331个农业合作组织遍布苗乡,241人通过扶持自主创业。

    自丹寨县被列为国家级贫困县以来,丹寨始终坚持综合开发、综合治理的方针,把扶贫开发与解放思想、区域经济、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服务体系建设、科技开发、计划生育、脱贫致富、基层班子建设等相结合。多渠道、全方位启动贫困乡村自身脱贫的原动力,有效地促进了全县扶贫开发工作的顺利开展,加速了脱贫步伐,使全县贫困人口由1997年的9.2万人下降到现在的6.44万人,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97年的1023元上升到2013年的5070元。

    不懈的努力属于过去,奋进的道路依旧很长。如何与全国、全省、全州同步实现小康?丹寨,正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创新机制、完善政策,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和发展后劲,注重整体推进与精准到户、加快发展与保护生态、各方支持与贫困地区自身奋斗相结合,汇聚强大力量,努力啃下扶贫攻坚的“硬骨头”,戮力同心打赢这场硬仗。(石开恒 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