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寨县创新“五种”模式力促村集体经济建设

25.06.2014  13:03

  为增强村级发展实力,丹寨县通过创新“五种”模式,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不断提高村干报酬,进一步解决了农村“无钱办事”的问题。

  立足资源优势,走招商引资、参股经营之路。丹寨县鼓励和支持优势矿产资源、优势农业资源、优势旅游资源富集村,积极引进客商兴办矿山企业、农业加工企业、旅游产业,村集体以资源、资金、资产入股,年终按比例或定额分红,将资源优势转化为集体产业优势,拓展集体经济收入来源。全县计划每个乡镇每年必须消除5个空壳村。

  立足区位优势,走物业经营、承包租赁之路。鼓励和支持城郊村、城中村、园中村、集镇村、交通枢纽村,以独资、合资等方式,兴建企业生产厂房、商业门面,对外发包出租,发展物业经营。如,场坝街居委会利用本村位于县城中心位置,采取集体、个人入股的方式,筹资300多万元兴建占地16亩的农贸市场,每年为村里创收0.6万元。龙泉镇场口、南街、西街、东街、场坝5个居委会通过出租公房,每年有5000—10000元不等的固定集体经济收入。

  立足存量优势,走挖掘留存价值、盘活经营之路。对村集体闲置的房屋、机械设备、场地等资产和荒地、荒滩、荒山等资源,通过承包、租赁、参股等多种形式盘活经营,变闲为宝,变小钱为大钱。如:高要村发包集体山塘水库,每年有集体经济收入1200元;展良村发包石场、瓦厂,每年有集体经济收入1500元;偿卡村发包河段、荒山,每年有2300元的收入。今年以来,7个乡镇先后对530多口集体山塘、12座小型水库、2000多亩集体山林进行了公开对外发包,村平每年增加集体收入7.8万元。

  立足组织优势,走综合协调、服务创收之路。鼓励和支持村级党组织发挥组织优势,为驻村企业搞好协调服务,创优发展环境,驻村企业自愿向村集体交纳适当服务管理费用,从而增加集体经济收入。龙泉镇马寨村产业加工厂、扬武镇韭菜沟风景区每年自愿为驻地村上缴管理费1—2万元,今年,扬武乡老冬村还引进客商新建韭菜根基地,每年可获取服务费1.2万元。

  立足村企优势,走转换经营机制、提能增效之路。通过股份合作、承包、租赁、聘请职业经理等方式,对原有村办集体企业进行改造,转换经营机制。老八寨村、瓦厂村、朱砂村将村办的食用菌基地与管理规范、经营效益好的纪龙超市联合成立了合作社,并成立了联合党支部,村集体占10%的股份,每年分得近50万元的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