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居民打分点个赞

08.12.2014  04:36

原标题:为居民打分点个赞

北京市民政局负责人表示,未来考虑邀请居民和社区单位为政府职能部门考评打分,作为干部晋升的重要依据。今后要完善街道办事处监督评价职能,定期组织辖区单位和居民代表对专业管理部门派出机构工作情况进行考核评价和民主评议,及时将考评结果和居民意见反馈至区(县)绩效考核部门。(12月7日《京华时报》)

在经济学范畴内,有个重要的假设,那就是所谓的“理性的经济人”,意思就是每个人都会最大限度地争取自身利益。其实,这个假设也同样适用于政治学领域,尤其对于某些基层官员而言,由于需要升迁和提拔,必然会聚焦在对自己有益的资源上。

对于这些基层官员而言,假如升迁提拔的话语权,都是由上层领导掌握,那必然要多与上级领导搞好关系。哪怕他们的工作范围定位在最基层,工作职责就是为基层群众做好服务。但是,由于基层群众对自身升迁没有话语权,必然会分散这些基层干部的心思,对于群众的态度不予重视,只是对上级领导频献殷勤。

北京市民政局侧重民意考评的做法,目的就是让基层官员既能留下“”,又能安下“”。如此的做法,预示着基层官员如何提升,需要听取地方群众的意见。干得怎么样,到底是好是坏,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他们最有发言权。干得出色,群众自然会投上满意票,干得差劲,群众必然也会嗤之以鼻。官员到底会不会升迁,会不会提拔,如果没有参考群众的亲身感受,是不科学的。

其实,针对干部的任免,很多地方早在几年前就推行了“共推公选”,目的就是杜绝某些不正之风。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将干部任免程序加入更多民意因素,增加当地民众对干部提拔任免的话语含金量,必然会强化官员对自身工作的责任感,并对基层民意给予充分的考量。

北京市民政局的做法,虽然值得尝试和借鉴,但还需进一步完善和细化。尤其是,在干部升迁提拔方面,民意的比重到底应该占据多大比例,需要进一步做出详细规定。到底请什么人来打分,能不能真正代表民意,也需要仔细考量。对于民意考评的程序、结果等,都应该置于透明的监督笼子中,不能出现盲区和真空。更为重要的是,对于某些经不起民意考评的基层官员,更应该以问责机制兜底,甚至予以淘汰。

说到底,民意砝码的增加,能够让基层官员的责任心“下沉”,促使他们安心工作,以工作业绩来为自己“加分”。北京市民政局的做法,具有极强的启示价值和意义,值得进一步探索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