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当区强民生之基绘就百姓“幸福画卷”

24.10.2017  19:34

  乌当区百宜镇红旗村发展辣椒种植产业,助农增收致富。韩德贵摄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事关群众福祉和社会和谐稳定。

  过去五年,乌当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发展成果全民共享,落实发展为民理念,把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指数作为工作目标,不断加大民生投入,提高保障水平,做大做好“民生蛋糕”,推动民生事业和社会治理实现“双进步”。

  五年来,乌当区财政累计投入民生资金90.6亿元,占财政支出比重由71%提高到75%。这一组数据,是乌当区财政“账单”里民生支出的具体体现,也凸显出乌当区的民生情怀和民生温度。

  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一桩桩民生实事,回应着群众关切与所思所盼,为广大群众织就了美好生活的保障网,撑起了普惠民生的幸福伞,在乌当大地上绘就一幅幸福民生的新画卷。

  A 精准扶贫 铺就百姓幸福路

  “现在一个月的收入相当于过去一年的收入,生活真是越来越好了。”时至今日,乌当区羊昌镇甲岗村村民周远治仍然有些不敢相信身边的变化:曾经的包谷田,种上了猕猴桃,曾经的贫困户,增收门路越来越多……

  周远治感受到的变化,源于村里的专业合作社。2015年,甲岗村成立农业专业合作社,种植猕猴桃,村民用土地入股,还在合作社打工,“靠天吃饭”的生活开始发生变化。

  发展产业,是精准扶贫的根本之策。乌当区不断加大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的建设力度,使全区8个乡镇都有产业园区覆盖,并确立以花卉为主攻产业,蔬菜、果树、优质禽养殖为辐射带动产业的思路。如今,一个个朝气蓬勃的产业,正带领着低收入困难群众增收致富。

  扶贫,始终是重大民生工程,始终是乌当区上下合力攻坚的重点。

  过去五年,乌当区实现农村低保标准与扶贫标准“两线合一”,11074名贫困人口脱贫。2016年,乌当区实现农村低收入困难群体人均可支配收入整体越过4300元。

  数据背后,是幸福的民生图景:成片的现代农业基地、整洁漂亮的乡村、充满活力的创业人群。

  五年来,乌当区紧扣全市“高一格”扶贫的要求,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主线,将工作重心由消除绝对贫困向全面提高农村低收入困难群体收入和生活保障水平转变,依据各乡镇的资源发展产业,凸显产业脱贫功能,主攻低收入困难群体,力争在全省、全市率先建成更高水平全面小康。

  产业进了村,致富有了门;不唱“独角戏”,实现“整体推”;少了“等靠要”,多了“主动富”……如今,在乌当区的低收入困难村,越来越多的变化正在发生,越来越多的变化让人眼前一亮。

  B 补齐短板 织密民生“保障网

  “乌当三中是个温暖的大家庭,有严格又体贴的老师,有良好的学习氛围,还有学校组织的各类丰富活动,很喜欢在这里学习。”乌当三中的学生张可说。

  位于羊昌镇的乌当三中,现有学生975名,其中像张可这样的贫困家庭学生、留守少年儿童占了三分之一。2013年4月,乌当区在羊昌中学的基础上,将北部乡镇的四所中学撤并为农村全寄宿制初级中学,并改名乌当三中。近年来,乌当三中教育教学质量逐年提升,有力解决了北部乡镇农村群众子女就近享受优质教育问题,吸引众多农村学生尤其是贫困家庭辍学学生回乡就读,目前全区32%农村学生就读该校。

  美丽的校园环境、完善的教学设施、崭新的课桌椅……如今,不管是城区各中小学校,还是乡镇中小学,学校办学条件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抓民生也是抓发展,乌当区坚持以提高群众获得感、满意度为重点促进民生改善、维护公平正义,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和保障水平,大扶贫攻坚行动高标突破,民生保障全面普惠,全面小康社会迈入更高水平。

  过去五年,乌当区牢固落实发展为民理念,坚持发展成果全民共享,推动民生事业不断进步,全面小康实现程度稳步提升,努力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和谐进步、生态环境优美、城乡协调发展、公共服务均衡、民主法治健全、人民幸福安康——

  在教育方面,乌当区义务教育基本均衡通过国家评估认定,撤并新场、百宜、羊昌三所中学,新建完成寄宿制初中乌当三中,完成新建或改扩建项目62个,新增学位5670个,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营养改善计划实现全覆盖;新建或改扩建幼儿园21所,基本实现乡(镇)、社区普惠性幼儿园全覆盖。

  在医疗卫生方面,乌当区深入推进国家基层卫生综合改革重点联系点工作,落实分级诊疗、慢病分治制度,搭建智慧医疗云平台,全面完成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新农合参合率保持98%以上;贵州医科大学附属乌当医院、贵州福万康康复医院等建成运营。

  在城保障就业方面,乌当区累计新增城镇就业11225人次,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398人次。开发公益性岗位395个,安置各类就业困难人员322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8%以内。

  幸福实中求,发展靠担当。新一轮跨越发展的号角已经吹响,如今,乌当的人民群众将拥有更多看得见摸得着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C 创新治理 营造平安和谐环境

  近段时间,新天社区居民周海霞和小区的舞蹈爱好者正忙着编排一段舞蹈,每晚10点左右才回家。“辖区随时有警车巡逻,就算很晚回家,我也觉得安心。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过去五年,乌当区始终以民生为本,以一系列创新之举谋划民生福祉,不断创新社会治理,织密织牢群众基本民生需求的网底,践行“民生是一切,一切为民生”的誓言,奏响一曲曲和谐乐章——

  通过培育社会组织反哺社区建设,创新蔚蓝服务社为“新型社区·温馨家园”创建工作探索出一条新路。如今,已成为“全国社会组织建设创新示范区”的乌当区,正积极培育具有公益性质的社会组织,在提升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上大做文章。

  面对群众最关切、最需要解决的民生问题,乌当区把抓好社会治安放在突出位置,深入推进“两严一降”专项行动、“禁毒人民战争”和信访维稳“一号工程”,通过立体化的防控模式,织密社会治安的防控网,逐步建立起长治久安的常态机制,群众安全感持续保持高位。

  五年来,乌当区社会综合治理亮点纷呈,新堡乡获第六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创新蔚蓝社会工作服务社获评全国社会工作服务示范单位,顺新社区“阳光驿站”社戒社康经验在全国禁毒工作现场观摩上倍受好评;刑事发案数、万人发案数分别下降46%和45.9%,青少年犯罪率下降至4.56%,信访案件化解率达100%;农村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和留守老人精准关爱救助保护实现全覆盖……

  平安和谐幸福来。一项项的民生服务措施,推动着乌当区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进一步增强了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

  D 共建共享 绽放城市“文明之花

  天蓝、地绿、水清,城区交通顺畅、商家经营有序、市容市貌整洁……如今,行走在乌当的大街小巷,一派文明和谐的景象呈现在眼前。通过不断开展文明城市巩固提升工作,乌当的城市品位、精气神和市民素质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显著提升。

  文明是一座城市最靓丽、最温润的名片。近年来,乌当区把全国文明城市巩固提升工作作为中心工作、重点工作来抓,坚持问题导向,强化统筹协调,强化责任担当,强化工作落实,不断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深入开展“文明在行动·满意在贵州”活动暨“整脏治乱”专项行动、“除陋习树新风”文明行动、文明共建路段长责任制等工作,全力推进文明城市巩固提升工作再上新台阶,夯实全省大健康产业发展引领示范区环境基础。

  乌当区广泛开展公共文明引导活动,利用喷绘墙、LED大屏、文明提示牌、果皮箱、交通站台、公交车、宣传专栏等大力开展公益广告宣传,合力营造良好的宣传氛围,引导市民积极参与和自觉遵守相关行为规范,做文明市民。

  漫步“生态乌当”城乡,一幅幅“移风易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的宣传画,一面面图文并茂、色彩艳丽的彩绘墙,犹如一阵阵文明清风扑面而来,举目可见,比比皆是。文明的正能量已嵌入乌当区的每一个角落,并构筑起一道道亮丽的城乡风景,一次又一次刷新文明高度,成为乌当区文明创建中最为生动、最为鲜活的注脚。

  文明如水,润物无声;守望文明,共创幸福。如今,每个乌当人都在用实际行动,塑造着城市的文明形象,创造着文明乌当。

  记者 樊荣

编辑:陈梦婕

统筹:彭钥嘉

编审:赵丹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