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蒙山深处战贫困

08.11.2014  13:29

乌蒙山深处战贫困

新华社记者胡星、骆飞

    在乌蒙山深处的贵州毕节市赫章县河镇乡海雀村,最好的建筑就是村小学。漂亮的3层教学楼掩映在青山间,标准的篮球场、宽敞的学生食堂,每个教室都有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备,159个孩子在这里快乐地学习。

    海雀村曾是贵州极贫村之一,由于自然环境恶劣,村民生活贫困,“经济穷,教育也穷”。1985年全村只有5个“读书人”,且都没有小学毕业。现在,海雀村已经连续9年学龄儿童入学率保持100%。对比过去,村民钟光福感慨:“多亏了台盟中央的帮助,娃娃们能在村里享受到这么好的读书条件。

    2005年,台盟中央将海雀村作为重点帮扶点,“整村推进”帮助脱贫。捐资、协调资金帮会组海雀小学修建教学楼、球场;组织专家培训教师;捐赠教育设施、学生用品并资助贫困学生……不仅如此,台盟中央还捐资40万元支持农户危房改造,协调专项资金建设人畜饮水工程,今天的海雀村已发生历史性的巨变。

    台盟中央帮扶海雀村,是统一战线支持毕节扶贫开发、加快发展的一个缩影。这些年来,在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相继投身毕节扶贫实践,开创了我国多党合作历史中统一战线集中、持续参与支持贫困地区的先河。

    据毕节市委统战部介绍,1988年统一战线开始参与支持毕节建设,他们全面参与政治、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建设,形成了以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为参与主体,以智力支撑为主要内容和特点,长期共同支持一个贫困地区科学发展的“毕节经验”。目前,统一战线参与支持毕节建设呈现出定点扶贫与定向扶贫并重、“出主意”与“办实事”并重、体现自身优势与形成整体效应并重的格局。

    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定点帮扶毕节每个县区,引进资金新建和改扩建各类学校190多所,促成设立本科院校毕节学院,面向基层培训专业技术人才和农民工30多万人次。已经2次参加农工党中央组织的医疗培训的大坝村村医党廷阳说:“从来没接受过这么好的培训,现在村里的卫生室可以实现小病不出村。

    同时,凡是毕节申报的重大项目立项审批,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都积极与国家有关部委协调,促成了飞雄机场、遵毕高速公路等一大批重大项目得以审批立项。期间协调项目900多个,涉及资金1400多亿元,有效改善了毕节交通、电力等基础设施和工业基础极为薄弱的状况。

    此外,统一战线还从解决群众最基本的生存问题入手开展全方位帮扶。其中,修建小水窖1.4万口,解决了22万人的饮水困难问题;援建140多所村卫生室,30多万人看病难状况得以缓解;1700多名白内障患者重见光明;4800多户农户搬进新居。

    乌蒙山区是我国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之一。近年来,在国家的支持下,贵州省和毕节市因地制宜推进扶贫开发,再加上社会力量的支持,毕节市农村贫困人口逐年减少,面貌一新。为进一步支持毕节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目前,由中央统战部牵头,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专家顾问组和19个部委参与的联席会议机制,构建了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协调运行的工作机制,形成了帮扶毕节的合力。通过实施“助推发展、智力支持、改善民生、生态建设、示范带动”五大“同心工程”,统一战线参与支持毕节建设步入了系统化、规范化和项目化的新阶段。

    新华网贵州频道11月8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