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水再施新策 壮大种草养畜规模

08.05.2015  20:37

在实施财政扶贫草地生态畜牧养殖的基础上,习水县进一步推进生态养殖产业和乡村旅游业一体化发展,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以市场为导向,以实施精准扶贫为载体,以实现农旅一体化发展为目标,颁布实施新政策,在赤水河流域回龙镇、二郎乡、习酒镇、马临区、桑木镇、民化乡、隆兴镇、土城镇、永安镇9个乡镇(区)以种草为抓手,配套养畜为着力点,大力发展以牛羊为主的草食畜牧业,形成山青草绿、草畜共存的生态景观。2015年计划种草8830亩,发展牛羊养殖户500户,建标准圈舍13500平方米。在2016年10月前,以羊、牛为主,上栏基础母畜9000个羊单位。

一、加强组织领导。把草食畜牧业发展纳入全县农村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规划,统筹安排,整体推进。成立种草养畜工作领导小组,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四家班子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县政府办、农牧局、发改局、财政局、扶贫办、林业局、水务局、交通局、科技局、县农行、县信用社和各乡(镇)政府主要领导为领导小组成员。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抓好宣传培训、摸清种草地块底数、落实种草任务、做好信访维稳等工作。

二、整合部门投入。建立财政投入为导向、农民和企业投入为主体、信贷资金为支撑、吸引社会资金为补充的投入机制,切实加大对生态畜牧产业的投入。一是加大财政投入。在积极争取省市财政专项投入的同时,县财政加大对畜牧业产业化发展的投入力度,并纳入年度财政预算,发挥财政资金的撬动作用。二是整合好相关项目资金,按照“项目捆绑,资金统筹,渠道不变,用途不乱,各计其功”的原则,整合发改、农牧、扶贫、农业综合开发、交通、科技、经贸、水利、林业、国土等相关项目,努力增加投入,发挥助推作用。三是加大金融投入,金融部门加大对种草养畜的支持力度,扩大信贷规模,发挥信贷的杠杆作用。四是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动员社会资金投入,促进企业转型投入,发挥主体作用。

三、强化政策扶持。种草养畜产业计划投入2000万元。统筹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项目、争取上级专项经费支持、县财政以奖代补等资金,对种草养畜实行资金补助。一是对流转用于种草的土地,2016年—2017年继续给予100-400元/亩/年的补贴。二是鼓励大户发展种草养畜,凡流转种草面积20亩以上的,按200-400元/亩/年给予补助。三是招商引进流转土地规模在1000亩以上的种草养畜企业及深加工企业,优惠政策实行一事一议。

四、落实工作责任。签订工作责任状,明确工作目标,落实工作责任。明确农牧部门负责制订出台种草养畜技术指导细则,并加强调度,每月通报一次进展情况,做好草、畜种的组织调配和技术培训指导;财政部门做好资金调度,及时拨付有关资金;发改部门做好项目规划包装,积极对接争取项目;交通部门做好区域内道路交通规划和组织实施,确保路网畅通;水务部门做好配套的饮水、灌溉设施建设;林业部门做好环境美化绿化和生态景观打造;扶贫部门结合产业发展积极推进扶贫工作;其余各部门各司其职,积极参与到种草养畜工作中;各乡镇(区)做好宣传发动,严格按要求组织实施。

五、加强宣传示范。利用广播、电视、微习水、新华习水媒体和现场会、经验交流会方式,多种形式宣传扶持发展种草养畜的相关政策和发展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好典型,努力营造良好氛围和环境,促进种草养畜健康发展。

六、严格工作考核。县督查局将种草养畜工作纳入重点工作督查内容,不定期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检查考核,考核结果纳入县农业农村工作考核内容,工作要坚持“日调度、周汇总、月考核、季总结”,严格执行“一次通报、二次约谈、三次问责”工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