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水县农民企业家:“养鸡王”赵付华

28.07.2015  13:51

    新华网贵州频道7月28日电 在黔北习水县的大山深处,有一个远近闻名的“省级龙头企业”因孵鸡、养鸡而闻名,更因企业的领头人白手起家、艰苦创业,带领老百姓共同致富成为名符其实的农村致富带头人而被传扬。他就是被当地群众誉为“养鸡王”的农民企业家、返乡创业农民工赵付华。

    赵付华,贵州省习水县桑木镇当坝村人,1974年11月生,中共党员,高中文化,2015年当选全国模范,现任遵义富华禽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习水县三益动物防疫农民专业合作社(贵州省第一批政府向社会购买防疫服务试点合作社)理事长、贵州省农民专业合作联社常务理事、中国农民合作社理事长大会常务理事、习水县工商联副会长、遵义市第四届市人大代表等。

    赵付华头衔无数,也荣誉满身。走进他的办公室,四壁的墙上挂满了耀眼的奖品和荣誉证书:国家农业部无公害产品(肉鸡、土鸡蛋)商标证书、农村科技致富带头人、贵州省劳动模范证书、十佳创业标兵、贵州创业之星……但他却十四年如一日,从身无分文的打工仔到回乡创业的“赵鸡娃”和全县闻名的“鸡经理”,再发展到比邻县市区甚至是黔渝边界的“赵鸡总”,一步一步走来,他都始终一如既往勤劳奋进。

    辍学打工磨砺青春,煤油灯打开致富之门

    1992年初中毕业考入贵州钢绳技校的赵付华,由于家处山区农村,家庭贫困,母亲久病住院,就连每月150元的生活费也无力承担。1993年10月,无奈之下,赵付华只好选择退学打工。从此带上遗憾与心酸诀别了一个农村孩子梦寐以求“跳农门”梦,涌进打工浪潮……

    进了城的赵付华因无技术、无特长,起初只能干一点零星的活儿。一年多的零工生活,让这位头脑灵活的农村小伙儿明白,仅凭着一身力气是无法挣得更多的钱。

    1995年4月的一天,赵付华没活干,他就到城郊“闲逛”,来到一家养殖场。于是赵付华萌生了学习养殖技术的念头,吃了“闭门羹”的他用“三顾茅庐”的执着换取老板的信任,连续三天拜访鸡场,并向老板讲诉了他的经历和家庭情况后,终于感动了老板,并同意招收他为鸡场饲养员。

    在此赵付华一干就是6年。从圈舍卫生、用料配方、温度、湿度、光照、孵化育雏、鸡病治疗,每一个环节,他都好问、勤学、勤记。由于特别能吃苦,卖力干脏活、重活,老板也很喜欢赵付华,传授他养鸡秘诀和技术。

    1999年腊月,赵付华为了回家照顾年迈的母亲,向老板请假辞工回家过春节,由此结束了漂泊不定的打工生涯。这段经历不仅为赵付华以后的创业奠定了技术基础,也为其创业的思维打开了一扇窗。

    回到家后,赵付华思绪万千,一想到村民们身处深山致富无门,他的创业之心就蠢蠢欲动。他想把让村民们家家户户都养上鸡,既可以使自己大显身手,也可带动群众走向富裕道路。可是创业投资,买设备,资金去哪里找?为了减少投资,他冥思苦想,用煤油灯做了一个孵化鸡苗的“土设计”。通过21天的精心呵护,小鸡孵出壳了,赵付华欣喜若狂,没想到第一批鸡苗200只竟被周围的群众一抢而光。

    如果说打工的6年磨砺为赵付华的思维打开了一扇窗,那么成功用煤油灯孵化鸡苗的“土技术”却为赵付华的创业打开了一扇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