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水:“四夜”工作模式转作风提效能

10.06.2014  22:23

    新华网贵州频道6月10日电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为解决工学矛盾,提高工作效率,习水县结合各地实际,推行“四夜”工作模式,合理安排、统筹兼顾,较好解决了干部提质中工学矛盾的问题,转变了干部作风,也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夜学”提素质。按照“白天战一线、晚上忙充电”的要求,着眼解决工学矛盾、学风不浓等问题。制定“夜学”计划表,详细罗列集中学习时间、内容及方式,结合党政“一把手上党课”、“道德讲堂”、“法治讲堂”等内容,明确全县各单位每周至少开展一次“夜学”活动,每次集中学习时间不少于2个小时。目前,全县83个活动单位共开展“夜学”1000余次,参与干部3万余人次。

    “夜访”听民声。针对一些干部对民情不熟、落实工作形式化等问题,按照县领导包镇(乡、区)、镇领导包村、干部包组要求,采取到村到组到农户,充分利用晚上时间,进村(社区)入户开展“夜访”活动,听取意见、了解民情、宣讲政策,扎实推进“党的声音进万家”活动,做到走村不漏户、户户见干部,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自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全县2000多名党员干部到村到组到户走访群众累计2.8万人次,原汁原味收集意见5816条,调处各类矛盾纠纷1800多件。

    “夜谈”促沟通。针对干部相互间沟通交流少、联系不紧密、工作对接不到位等问题,参照查摆问题、开展批评环节“谈心谈话”方式,利用晚上空闲时间开展“夜谈”活动,采取主要领导与班子成员相互谈、班子成员之间相互谈、班子成员与分管单位负责人深入谈、单位负责人与干部交心谈、干部间相互敞开谈“五谈”方式,促进干部间充分交流沟通,增进了解。目前,结合教育实践活动第二环节内容,全县已开展“夜谈”活动3000余人次,通过充分交流,广大干部间进一步统一了思想,增强了团结。

    “夜会”谋发展。严格实行“日调度、周汇总、月考核、季总结”工作机制,明确全县各单位“每周至少1次碰头会、每月至少2次座谈会、每季1次总结会”,推进工作顺利开展。各部门、镇乡利用“夜会”形式,分析问题、处理问题、解决问题。广大干部分赴各村,按照“群众说事、民主议事、干部理事、公开晒事”“四事基层工作法”要求,利用晚上农闲时间召开群众会,充分发挥群众参与、监督、评判各项工作的主体作用。今年来,全县利用“夜会”形式,组织召开各种会议420场次,解决问题168个,收集到发展方面意见建议84条,群众反映强烈的农村基础设施差、村干部违规违纪、县城供水、学校“大班额”、道路白改黑、征地拆迁、医疗服务、农民工工资等76项重点问题得到了有效整改。(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