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是一种使命和责任

21.09.2015  22:27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和联合国成立70周年的伟大历史节点上,习近平主席开启他的访美之旅。此行不仅关系到两个大国的未来发展与走势,而且还关系到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可以说,此行肩负着两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重托,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习近平指出:“我们致力于同美方共同努力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能够实现这一目标,将是中美两国人民之幸,也是世界和平与发展之幸。

  2015年9月18日,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

  会见新闻集团执行董事长默多克。

  一、中美关系人民福祉之所系

  面对日新月异的世界,习近平同志从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出发,站在人类和平与发展的高度,提出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建立国际互利共赢新秩序,这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创新思维,为两国人民谋幸福,为世界人民增福祉。习近平指出:“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是一种使命和责任。中美两国经济总量占世界三分之一、人口占世界四分之一、贸易总量占世界五分之一,而且,中美两国利益深度交融,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中美两国合则两利,斗则俱伤。

  中美贸易往来已经深入人民的日常生活。中美人间贸易往来,可以追溯到200多年前,在美国建国不久,中美就实现贸易往来。美国首任总统华盛顿亲自到纽约港,迎接在首访中国后返回美国的美国商船“中国皇后”号,并花200美元购买该船带回的中国货。到2014年,中美年货物贸易额已经超过5500亿美元,中美成为世界上最强劲的经贸伙伴。据专家估计,随着两国各自的继续发展,双方扩展合作的不断扩大,中美之间的年贸易额还有5000美元上升空间。并且,未来双方相互投资这个增长点还有更为巨大的潜力可挖,如此巨大的共同利益,两国人民之间已经逐步形成利益共同体之势,人民之间已经形成轻易拆解不掉的深度依赖。如此巨大的贸易往来,不仅对两国经济影响很大,对世界经济也将产生巨大影响。两国关系过去几十年发展的成功经验,已经证明两国关系与两国人民幸福、世界人民福祉密切相关。习近平主席形容两国贸易是“两国关系压仓石和推进器的作用”。

  不仅中美两国经济关系的相互依存度越来越高,而且两国人民之间的交流也日益频繁,现在每天有超过1万名中国人和美国人跨越太平洋穿梭在中美之间,中美人文往来也已经深入人民的日常生活。从2014年7月开始,人文交流高层磋商首次与“战略对话”、“经济对话”同步召开。人文交流已与政治互信、经贸合作共同构成中美关系的三大支柱。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机制的建立为两国人文交流与合作搭建了新的平台。中美人文交流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良好态势。从交流规模持续扩大上看,中美人文交流已从2010年首轮磋商的4大领域13项成果,扩大到目前的教育、科技、文化、体育、妇女、青年、地方交流7大领域,共取得近300项务实成果。从交流合作水平不断提升上看,中美人文交流已从国家层面逐步延伸到基层,结成了逾240对友好省州和城市,建立了省州长论坛、市场峰会等机制。2014年有430万人次来往于中美两国之间。有49万名中国青年在美学习,超过10万美国青年到中国学习。2014年中国75所高校接待来访美国学者1.2万人,召开中美学术研讨会217次。随着交流规模的持续扩大和合作水平的不断提升,中美人文交流已形成宽领域、多层次、广覆盖的新格局,开辟了两国人民交往的新渠道,拉近了两国人民的距离,以“润物细无声”的独特方式厚植民意基础,丰富了中美关系内涵。

  随着新型大国关系的逐步建立,中美两军之间的交往也在不断增加,互信基础不断增厚,并已经成为维护世界和平不可或缺的力量。美中两国,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世界第一第二大经济体、最大的发达国家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美中关系如果稳定发展,将是世界和平的“压仓石”。尽管中美合作不能解决世界的所有问题,但没有中美合作,很可能一个全球性问题也解决不了。放眼今日之世界,两国在反恐、防扩散、伊核、朝核、阿富汗、苏丹、索马里等全球和地区安全问题上的合作逐年深入,在气候变化、资源能源安全方面的合作更是亮点频出。去年底中美两国元首在气候变化问题上达成的历史性协议,对今年底巴黎气候变化会议的成功无疑具有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展望未来,中美在共同捍卫或塑造世界新秩序、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应该有更加紧密、更高层次的合作。

  习近平指出:“中美两军关系是两国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需服从、服务于建设中美合作伙伴关系的大局。

  2013年12月4日,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同美国副总统拜登举行会谈。

  二、互利共赢是中美唯一正确的选择

  当今世界合作共赢是时代主流,冷战思维、零和思维不合时宜。与美方共同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实现双方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已经是中国外交政策的优先方向。环顾当今世界,从反恐到网络安全,从核不扩散到气候变化,从维护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成果到开展海洋国际合作,都离不开中美两个大国的共同参与。不断推进中美互信与合作,把握两国关系的正确方向,将给两国人民和各国人民带来福祉。习近平指出:“中美对维护世界和平稳定,促进人类发展进步肩负重要责任,加强合作对话是两国唯一正确选择。”习近平强调:“中美关系的本质是互利共赢。中美两国在双边、地区、全球层面开展互利合作,不仅为两国和两国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也为地区乃至世界和平、发展、繁荣作出重要贡献。放眼未来,中美双方应该合作和能够合作的领域将更加广阔。

  虽然中美是意识形态、政治制度、社会文化、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但如果双方能放眼长远,建设性地管控分歧,继续就共同关心的重大问题举行对话,进行合作,中美关系终将保持稳定健康的发展势头,实现双赢。回想70年前,中美在二战中相互支持、并肩战斗。飞虎队的故事在中国家喻户晓。在建立联合国、议定《联合国宪章》的过程中,中美都发挥了重要作用。70年后的今天,在涉及维护世界和平稳定的关键问题上,中美两国需要继续保持合作,充分发挥压舱石、助推器的作用。中美关系走过的36年风雨历程可以证明,中美之间的沟通交流从未像今天这样频繁,中美之间的利益交融从未像今天这样紧密,中美之间的务实合作从未像今天这样深入。展望未来,中美关系发展虽难以一帆风顺,但只要沿着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正确方向前进,就一定能避免重蹈历史上新兴大国和守成大国陷入矛盾冲突的覆辙,建立起面向未来的新型大国关系。针对双方的分歧,习近平指出:“双方要从大处着眼,尊重和照顾彼此核心利益,避免战略误解误判,坚持以建设性方式妥善处理,分歧就可以得到管控,共同利益就可以得到维护。我们致力于同美方共同努力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能够实现这一目标,将是中美两国人民之幸,也是世界和平与发展之幸。

  泰国朱拉隆功大学安全与国际关系研究所资深研究员卡维·钟吉塔翁分析说:“中国很愿意为一个更为广泛的、平等的国际秩序做出贡献。中国是全球治理领域的新参与者,国际社会对于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及其规则的迅速支持和接纳,充分表明了中国同样能够创造出基于秩序的规则和透明的运行方式。这种努力已经起步并将不断发展。随着未来中国参与国际金融的规模和范围不断扩大,世界对于中国有着很高的期待。” 特立尼达和多巴哥西印度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主任安迪·怀特菲尔德·奈特认为:“目前的和平崛起让世界看到了中国的大国担当。作为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无论是在联合国还是在一些重要的国际组织中,中国的话语权都大大增加。中国未来无论是在政治还是在经济领域都会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中美共同利益远远大于分歧,对话合作始终是两国关系的主流。”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肯定新型大国关系“是避免重复以往悲剧的唯一道路”。习近平指出:“中美两国利益攸关,战略互信是互利合作的基础,互信程度越深,合作空间越大。双方要坚决摒弃冷战思维,多一些理解、少一些隔阂,多一些信任、少一些猜忌。”习近平强调:“当今世界并不安宁。中美在维护世界和平稳定、促进人类发展进步方面肩负共同责任,加强对话与合作是两国唯一正确选择。双方要牢牢把握两国关系正确方向不动摇,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积极拓展务实合作,妥善处理敏感问题和分歧,确保中美关系持续健康稳定向前发展。

  中美关系具有举足轻重的世界意义。中美关系也不仅仅是简单的“你得我失或你赢我输”,而是世界人民福祉之所系。当今世界任何重大问题也必然牵涉到中美的利益和关切,也必然要求中美共同参与磋商与合作。前所未有、不可逆转、无处不在的相互依赖关系,已使中美之间进行零和游戏的条件不复存在,中美不可能、也没有任何必要对立。美国知名投资家乔治·索罗斯曾在一篇文章中警告说,“如果美国政府将中美关系视为零和博弈,不仅得不到什么好处,反而会失去很多。”习近平指出:“中国和美国是世界上两个重要国家,两国拥有广泛共同利益和巨大合作潜力。我和奥巴马总统达成的重要共识是,中美两国的共同利益远远大于分歧。双方同意中美应努力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建立起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这样一种大国关系,符合两国人民共同利益。当前,中美关系总体发展良好。在两国政府和各界人士共同努力下,中美各领域交流合作不断取得积极进展,给两国人民带来了更多实实在在的好处,也有力促进了世界和平、稳定、发展。

  当地时间2012年2月14日,正在美国访问的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在白宫会见美国总统奥巴马。

  三、“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

  建立中美新型大国关系需要智慧和耐心。我们对新型大国关系内涵的认识还要不断深化和不断深入。这是一项“前无古人、后启来者”的事业,没有任何现成经验可以照搬,只能靠中美双方在实践中不断摸索,但前提是必须相向而行,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中国致力于破解大国兴衰的消极互动历史规律,避免所谓的“修昔底德陷阱”,希望与美国发展“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双边关系。中国提出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立足于现在,着眼于长远,以建设性的姿态巩固双边关系的基础,拓展未来的合作领域,规范中美在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等诸多领域建立立体化的合作关系,不断夯实新型大国关系的基础,在两国合作框架和国际规则内建立良性竞争机制,严格管控分歧,智慧避免冲突,防范中美良性竞争关系发展成消极对抗关系。美国乔治·梅森大学公共政策学院高级学者帕特里克·孟迪斯认为:“中美在二战时是盟友,双方有着共同维护世界和平的经历,这是双边关系中宝贵的财富。就像谚语所言,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中美建立新型大国关系需要时间和耐心。”习近平主席指出,中美两个大国的合作,没有先例可循,只能“摸着石头过河”、“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他还引用中国歌词“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来形容。

  对不利中美关系健康发展的杂音和噪音,需要智慧地排版。近期以来,西方智库界少数人不时提出什么“强国必霸论”、“零和博弈论”、“修昔底德陷阱论”、“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等等。中美前进的道路上可以说是干扰不断、杂音不断。对此,我们应理智对待,要站得高、看得远,决不能进入其“圈套”。我们保持战略定力和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和理论自信,始终保持积极思维和开放思维,表达好中国理念,讲好中国故事。美国卡内基国际和平研究院副院长包道格认为:“中美至少还需要在两个层面上进行合作:一是在富有远见的领导人层面上的合作,双方应该致力于在亚太地区和国际机构中包容对方;双方领导人需要展示追求经济改革的决心,共同为世界经济增长做出贡献;二是双方务实解决具体问题的合作,包括网络安全、东海及南海以及外商投资环境等问题。中国国际影响力逐渐增强,能为国际事务做出贡献的领域正在增加。在气候变化领域,中国在减少碳消费方面取得了初期成果。在反恐、传染病防治以及国际经济合作等领域,中美可以进行有效合作。”中美之间,无论面对什么样问题,都应该保持战略思维、大局意识和世界眼光。

  习近平主席提出建立新型大国关系,完全适应当前国际关系演变的需求,这不仅是从中国本身的利益考虑,而且也是从稳定中美两国关系考虑,为世界稳定和发展考虑。寻求稳定的外部环境和保持稳定的大国以及邻国关系,是中国改革开放得以成功的重要保证之一。美中两国目前的经济融合已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双边贸易额接近5600亿美元,中国在美投资总额如今已超过540亿美元,而且将来还有很大增长空间。在中美已成世界最大两个经济体的当代,两国资本与技术相互输出、市场开放更为平衡,中国正给美国提供更多机会。这些实实在在的互利合作,牢固地支撑起两国合作框架,给双方民众以切实福祉。习近平指出:“我愿意同奥巴马总统就共同关心的重大问题深入交换意见,并同美国社会各界广泛接触,共商两国关系发展大计。我希望,在中美双方共同努力下,这次访问将加深两国人民友谊,拓展两国各领域务实合作,推动两国关系得到新的更大发展。

  习近平指出:“宽广的太平洋两岸有足够空间容纳中美两个大国。双方应该致力于在亚太地区实现良性互动,加强在地区和国际问题上的沟通协调,共同维护地区和世界的和平、稳定与繁荣。

  (本文来源:学习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