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盘县淤泥彝族乡岩博村党支部书记余留芬的故事

05.06.2016  15:05

    新华社贵阳6月5日电 题:“女汉子”斗贫记--贵州盘县淤泥彝族乡岩博村党支部书记余留芬的故事

    新华社记者李春惠

    不过十来年前,位于贵州高寒山区深处的彝族村落岩博还是一个不通路、不通电、不通水,村集体经济为“”的穷村,全村年人均收入不足800元,三分之一的村民越不过那条“温饱线”。

    如今,岩博变成全县首富村,全村没有贫困人口,没人外出打工,一多半农户买了汽车,几乎家家都盖了二层小楼。

    这一切翻天覆地的变化,竟然和一个嫁进来的女人分不开。

    不认命穷,年轻小媳妇非要“折腾

    盘县淤泥彝族乡岩博村共有315户965人,到2001年,这个“三不通”的穷村子里只有老土房和茅草房,洋芋、苞谷是主粮,大米饭只有过年吃得上。

    1969年出生的余留芬,20岁初中毕业后嫁到了岩博村。三间用石灰和泥巴锤成的土坯房成了她的新家,之后两个娃相继出生。余留芬的丈夫在外地上班,一个月难回一次,余留芬又要带娃,又要种庄稼。

    嫁人之前一直读书的余留芬几乎没种过庄稼,而岩博土地里石头多,不好种也不好挖,地头活成了余留芬最怕的事。

    有一年收洋芋时节娃没人带,余留芬只得在地里挖个小土坑把一岁多的娃放进去,刨出的洋芋装满一背篓后再把娃抱出来,背上装满洋芋的背篓回家。

    前后负重,一天往返五六次,这样的日子持续了一个月,余留芬常常边走边哭。

    生活太苦了,余留芬发誓换一种活法。1993年她到附近煤矿开了个小饭馆,村里人非议不断:“一个农妇瞎折腾什么啊?

    余留芬不服气——别人越是这样说,自己越要干得好!

    人勤快,头脑活,余留芬把小馆子经营得红红火火。两年后她怀揣几万元回到岩博,在山脚公路边建了5间平房。

    余留芬买了台照相机扛着串寨,照相一块钱一张,村民常常排着长长的队等拍照;之后她又办小超市、开小饭馆……折腾来折腾去,到底让自己家的日子越来越好过了。

    不甘村穷,女支书非要把岩博“干出个样子

    余留芬仗义,真诚,村民们大小事都愿意找她。看准了她的能力,乡干部来做工作,希望她出任岩博村支书。

    然而,这个村的“”在她心里刻下深深的阴影。

    祭山是岩博千百年风俗,每年春耕前全村都要上山祭山祈祷风调雨顺。村里一分钱没有,为了买羊祭山,村干部搬块大石头把山脚的路堵上,过路车要给5元、10元才搬开石头。

    自己能带动这么穷的村子致富吗?余留芬也很犹豫。

    但骨子里倔强让她不甘心看着自己的家园如此贫困落后,“要干就干出名堂”,2001年初,余留芬正式接任岩博村支书时暗下决心。

    当地少数民族村寨中没有女人当村支书的先例,有一次开村民大会,几个不服气的村民起哄把会给“搅黄”了。

    “给我半年的时间,不把岩博干出一个样子,我辞职。”余留芬的倔劲又来了。

    她要干的第一件事是修路。

    修路对居住在半山上的岩博人来说意义非凡,却盼了几辈人都没能实现。

    不少人冷眼旁观:村里没有一分钱,况且涉及“征地”,土地都分到户了,谁愿意无偿把地拿出来?

    余留芬默默把地量了,带头把自家一些地送给被占用土地的农户,又走进有人外出打工、条件相对好的农户家“化缘”土地。

    “这一带头带好了,仅7天土地全部征完。”村民肖本高说。

    余留芬垫出4万元买钢钎、大锤、洋铲和炸药,把工作量分到各家。

    为省劳动力,余留芬发明了“一人赶泥法”:在腰上系上绳子,绳子两端拴着一块板子的两端,再把板子竖着贴着泥巴,像牛一样把泥巴拉到低的位置垫上。

    余留芬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曾经最怕地头活的余留芬变了,能挖泥巴,能掌钢钎,能抡大锤,如同一个老把式。

    3个月后,一条3公里长、4米多宽的沙石路竣工。余留芬又带头修了5、6条通组路。

    “有威信,有魄力。”村民肖仁富说起余留芬一脸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