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头版头条刊登《城镇兴 乡愁浓 百姓安——全省小城镇建设发展综述》

21.09.2015  16:42

贵州日报》头版头条刊登

《城镇兴 乡愁浓 百姓安——全省

小城镇建设发展综述》

 

茅台镇从“茅台美酒盛名扬”、“雨过开瓶十里香”的历史中翩跹而来,沿着碧波如镜的赤水河蜿蜒前行,留下一个神秘白酒文化弥漫的繁华小镇。

千年岁月流淌而去,茅台镇不仅美酒依旧,更成了宜业宜游、可持续发展的历史文化名镇,正朝着世界旅游名镇铿锵迈步。

扎佐镇上,付修祥沐浴着初秋的阳光,悠闲地散步。幽静的道路两旁,高楼林立,老人们三五成群地散步健身,小孩嬉戏打闹的声音传得老远。

  “住着漂亮房子;出门是干净的马路;生病了,不远处就是医院,设备还很齐全;孙子上学很近,环境很好;办事也很方便。”57岁的付修祥对于这样的日子很享受:“一点儿也不比大城市差!”

  城镇面貌焕然一新,百姓生活欣欣向荣,翻开发展新篇章的正是全省小城镇建设。

  2012年8月,首届全省小城镇建设发展大会召开,开启贵州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模式。

  3年来,在小城镇建设的号角中,100个示范小城镇建设累计完成投资870亿元,一批靓丽小镇如同一颗颗明珠,在贵州大地上熠熠生辉。

  小城镇建设点燃了城镇发展激情。3年来,全省100个示范小城镇累计新增城镇人口17万,新增企业4850家,招商引资签约到位资金1100万元。

  小城镇建设已经成为贵州奋力同步小康篇章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聚指成拳 城镇换新颜

  小城镇建设,首先是完善城镇基础设施。

  2014年,全省100个示范小城镇完成项目投资365亿元。随着小城镇基础设施条件的改善,人口集聚功能显著提升,2014年,100个示范小城镇新增城镇人口8.5万人,新增企业2850家。

  斐然成绩源于贵州省多渠道发力,聚指成拳,强力推动。

  改革创新,是释放小城镇活力的重要抓手。各地、各部门围绕《贵州省关于加快100个示范小城镇改革发展的十条意见》,全面深入推进10大改革事项,41项任务清单。同时,围绕《十条意见》,省委组织部、省编委办等部门出台29个配套落实的具体操作文件,“1+N”政策体系基本建立。

  资金支持,是推进小城镇建设的重要保障。省住建厅创新政银合作,与工行贵州省分行等7家金融机构共同搭建政银合作平台,进一步加大对示范小城镇“8+X”项目、经济社会发展、城乡一体建设等方面的支持力度。与国开行省分行、农行省分行等9家金融机构互派干部挂职工作,有计划、有组织地深度推进金融机构与示范小城镇建设项目化合作,实实在在推动各家银行加大对小城镇的金融支持。

  示范带动,奏响统筹城乡发展二重唱。2014年,启动1个示范小城镇带动多个“美丽乡村”建设的“1+N”联动发展,形成114个示范小城镇和281个美丽乡村统筹发展,从村庄规划入手,分别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延伸、乡村人居环境改善、镇村产业融合等方面精心演绎城乡统筹发展二重唱,逐步形成乡村与城镇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发展格局。

  聚指成拳,全省小城镇建设从完善基础设施开始落笔,一批富有山水风光、民族风情、地方风物的小城镇如雨后春笋般静立在多彩贵州的美丽画卷之上。

 

内外兼修 产业兴百姓富

  扎佐镇,林场深处,德昌祥药业有限公司的包装车间,刘红艳忙碌着给药品做最后的包装,手脚利索。

  “我们这是计件工资,速度越快工资越多。”对于这样的工作,刘红艳十分满意:“一个月能有2500元左右的工资,比种地划算多了。” 

  “工业化是城镇化最重要的动力和支撑,坚持工业化与城镇化互动发展,既能做大做强产业,又能做美做靓城镇。”扎佐镇党委书记田江涛说。

  围绕区位和资源优势,按照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扎佐镇着眼建设西南绿色特钢城的目标,重点抓好特钢、橡胶、医药食品、现代物流等主打产业,促进“四化”同步推进,产城融合发展,力争到“十二五”期末,实现生产总值600亿元。

  截至2014年底,扎佐已投产规模企业58户,创办小微企业34户,年产值超亿元企业10户,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81亿元,工业增加值年均递增25%以上。完成财政税收3.85亿元;提供15000个就业岗位。

  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游则游,我省小城镇着重内外兼修,狠抓实体经济,促进产业兴镇。 

  大龙镇以产业集群打造现代生态文明工业新城,扎佐镇以支柱产业促进现代城市发展,柏果镇以煤电一体化为依托推动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建设,龙岗镇强化农业产业园发展,郎岱镇倾力发展种植基地……强化产业支撑,释放发展活力,小城镇经济实力跃上新台阶。

  2014年,全省100个示范小城镇累计注册企业5.8万家,实缴税金34亿元,新增就业人口9万人。其中,15个示范小城镇财政收入上亿元,13个示范小城镇农民人均纯收入上万元。

 

绘就蓝图 小康城镇呼之欲出

  2015,“十二五”收官在即,“十三五”蓝图在望。全省小城镇发展蓝图已经绘就:

  到2020年,全省小城镇新增城镇人口120万人左右,建成60个左右城镇人口3万人以上的小城镇,建成40个左右财政总收入上亿元的小城镇,带动新增城镇就业人口70万人左右,进一步提升全省小城镇的绿色发展能力、吸纳就业能力、经济产业实力,实现小城镇生活、生态、生产全方位升级。

  新的起点,新的方向。“底线”要守住,“新路”要启程,关键在于找准发展的路径和方式。

  “十三五”期间,我省将启动实施“十百千”计划,按照以点带面、典型示范的原则,每年支持10个左右县(市、区)整体推进区域内小城镇建设,继续支持100个示范小城镇建设,带动全省1000多个小城镇共同发展,打造贵州小城镇的升级版,开创全省小城镇建设的新局面,推进我省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发展。

  下一步,我省将大力实施改革提升、规划提升、项目提升、产业提升、镇村联动提升、绿色提升、文化提升、管理提升、人才提升和开放提升“十大工程”,让小城镇“既要好看,又要好过”,把城镇融合到山水之间,把小城镇建设打造成提升老百姓幸福指数的主战场。

  贵州大地上,一座座小康新城正在悄然兴起,一幅幅乡愁诗意画卷正在壮美铺展……  

 

 

来源:9月21日《贵州日报》1版   编发:胡大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