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兽医徐思源:八代传承一生坚守

11.01.2016  12:06

               

 20多年,背烂30个药箱,记下50余本医疗笔记,用坏两台相机——

  对生活在城市里的人来说,“乡村兽医”是很陌生的字眼,随着农业机械化和农村养殖规模化的发展,兽医这个行当在乡村已经很少见到。但背着大药箱走村串户的乡村兽医,对于农村的养殖户来说,就是他们的“保护神”。

  寒冬时节,记者在七星关区生机镇耿官村下光明组见到了乡村兽医徐思源,高高的个子,清瘦的身躯,憔悴的面容,朴素的衣着,这就是他给记者的最初印象。徐思源一边招呼家人给我们倒水,一边聊起了自己的兽医生涯。

   我看重的是乡亲父老的肯定

  “我不看重利益,我看重的是乡亲父老对我的肯定。”徐思源说。他20多年如一日,兢兢业业工作在兽医一线,村里的人这样评价他:找徐思源很容易,在养殖户的家里,在猪圈、牛圈里。可他的家人却说,找他很难,早出晚归的,总是看不到他的身影……

  徐思源出生于耿官村下光明组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在父辈的影响下,1993年,他参加了政府开办的畜牧专业培训班,学习畜牧兽医技术,取得了乡村兽医证,成为了一名职业兽医。培训结束后,他深感自己专业知识匮乏,于是购买了很多兽医和中草药的专业书籍,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兽医专业知识。有了书本知识,还要刻苦练习实践操作技能,于是,他又自掏腰包购买了消毒锅、产钳、手术夹等兽医手术工具,随时练手提高医术。在徐思源的卧室里,记者看到一个大书柜,满满的全是兽医和中草药的专业书籍,角落里还放着他从事兽医工作多年写下的50余本医疗笔记。

  由于农村畜禽养殖大多为散养,要做到不漏一个农户、不漏一头(只)畜禽,不是一件易事。但20多年来,徐思源背着30多斤重的药箱,把全镇的每一个规模养殖户和散养户家都跑遍了,为畜禽诊病治病,指导养殖户投入品的正确使用、无害化处理的方式方法、养殖档案填写等。

   电话一来必定上门服务

  疾病是畜禽养殖的最大风险,疾病诊疗是养殖户的难点,也是徐思源兽医工作的重点。对养殖户的畜禽疾病诊疗需求,他总是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尽心尽力,努力将农户的经济损失降到最低。17岁那年,有一户养殖户饲养的牛生病了,打电话向徐思源求助,由于路途远,又没有车,他中午就从家里出发,一直走到半夜才到达养殖户家,他一刻也没休息,马上就给牛做手术,挽回了养殖户损失。第二天一早又步行回家。经过一天一夜的折腾,徐思源感到脑袋发晕,眼圈发黑,只想美美的睡上一天。

  徐思源说,不管牲畜有何异常,电话一到,不管多远,必定是要上门服务,风雨无阻。

  在做好本职工作之余,徐思源还尽量想法子为养殖户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有时,去给老百姓看牲口遇到家里很困难的,不管路有多远,病有多难治,他都分文不收。“有的老百姓家里困难,拿不出钱,就送我鸡蛋当医药费,但我怎么能收呢?我爷爷在世的时候常教育我,要多做善事,所以遇到有困难的,帮一把也是应该的。”徐思源说。

   留下来服务好家乡父老

  1999年,徐思源买了一辆摩托车代步,从此,摩托车、药箱、手电筒、相机陪着他走遍生机镇的大小村落;他还走到黔西、大方、威宁等县区,为千家万户的农村养殖户上门服务。每到一处,徐思源都要把畜禽的病症和整个治疗过程详细记录下来并拍照,为以后遇到类似病症做参考。到现在,徐思源已经背烂了30多个药箱,用坏了两台相机。

  徐思源说,以前因为西药紧缺,家畜看病基本上使用中医疗法,当时给牛马针灸非常普遍,兽医还要负责熬药,再用开口器卡住牲口的嘴,用管子和漏斗直接灌药。 “当兽医是门苦活,我现在上年纪了,身体不如年轻的时候,想把兽医的担子交给儿子去做。”据徐思源介绍,他家祖上几代都做兽医,到他已是第八代了。如今,14岁的儿子徐盼也能为村里养殖户的猪、牛打防疫针了。

  2001年,天津市一家养殖场慕名而来,想聘请徐思源担任养殖场的兽医,每月工资6000元,却被他一口回绝。“现在学兽医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乡村兽医也越来越少,我要是走了,家乡父老乡亲们养的猪、牛、羊要是生病,就没人看了。”徐思源这样说。

  2013年,徐思源担任耿官村副支书,由于工作忙碌,兽医工作就有些顾不过来,但牵着牲口找上门看病的人还是络绎不绝,有时早上天不亮就有人把牲口拴在门口的树上排队看病。所以,他还是尽量挤出时间来看顾乡亲们的牛羊。

  20多年的付出,总会有回报。2010年,徐思源被生机镇评为优秀共产党员,2012年,被评为毕节市优秀村防疫员。

  “一个人不管从事何种职业,身处何职,只要目标明确,执着坚持,就可以闪光。”徐思源经常用这句话鼓励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