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生态文明建设美好篇章

13.07.2014  11:18

书写生态文明建设美好篇章

——写在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4年年会闭幕之际

7月12日下午,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4年年会闭幕会现场。旷光彪 摄

    绿色梦不只是中国的,更是全球的。

    绿色梦不只是政府的,更是每个人的。

    绿色梦不只是未来时,更是现在进行时。

    7月12日,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4年年会胜利落下帷幕。

    “改革驱动,全球携手,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本届年会,是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后,首个强调改革驱动,围绕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变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的千人大会。

    把握绿色发展机遇,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维护全球生态安全。设置40个主题论坛及多项活动的本届年会,特别关注绿色转型和绿色发展的巨大机遇,同时关注民生热点问题。

    2000多位与会嘉宾,从经济、社会、人文、历史、教育等不同学科视觉展开深入交流和探讨,达成了《贵阳共识》,取得了许多开创性、前瞻性、引领性成果。

    国家领导来了,国外政要来了,诺贝尔奖获得者来了,两院院士来了,世界500强企业来了……

    志存高远的贵州,后发赶超的贵州,今夏又成亮点。

    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的成功举办,在搭建一个世界共享、全球参与的平台的同时,实现了贵州在世界面前的精彩亮相。

    

    生态文明,全世界共同的话题。

    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加,全球面临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等严峻形势。上世纪30年代至60年代相继出现的烟雾等公害事件震惊世界。

    20世纪60年代后,《增长的极限》、《只有一个地球》等警世之作相继问世,加速了人类环境意识的觉醒。“生态文明”逐渐成为世界性课题。

    许多专家学者从理念、制度、政策等层面进行反思。循环经济理论、生态现代化理论、生态伦理观等等理念和思潮相继涌现……

    大范围的雾霾天气影响数亿人口、严重的水污染威胁着群众饮用水安全,高速发展30多年后,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同时污染问题也更加强烈、集中地显现。

    “要清醒认识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环境污染的紧迫性和艰巨性,清醒认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习近平总书记的话令人警醒、发人深思。

    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之一。

    2012年,十八大报告再次论及“生态文明”,并将其提升到更高的战略层面。

    由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拓展为包括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

    

    关键时期酝酿模式之变。

    肩负着中国赶超任务较重的贵州, 多年来千方百计探索尝试、努力实践一条可持续后发赶超之路。

    1988年,国务院批准设立以“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为主题的毕节试验区,剑指“经济贫困、生态恶化、人口膨胀”的顽疾。

    在党中央、国务院,贵州省委、省政府领导下,在中央统战部、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和试验区专家顾问组的倾力帮扶下,毕节地区发展取得了辉煌成就。

    “小流域治理”、“10年绿化贵州”、“生态立省”、“保住青山绿水也是政绩”、“必须坚持以生态文明理念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翻阅从1983年到2012年间贵州省委召开的历次党代会报告,这些生动注释着贵州生态建设进程的关键词一一跃入眼帘。

    2012年11月,贵州省委十一届二次全会在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时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把生态文明理念深刻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

    至此,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孕育而生的生态文明理念,终于树起了贵州理性发展的全新航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