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扣费、窃隐私、偷流量…… 手机APP请“自重”

28.10.2014  11:32

商报图形 王若静 制

商报记者 饶方婧 见习记者 喻倩倩

近年来,智能手机中的APP程序在改变人们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少麻烦——恶意吸费、窃取用户隐私、偷取流量等。业内专家甚至预测,如果不严格控制,到2014年年底,高风险的恶意APP将超过300万款,给手机软件行业造成严重危害。

近日,中央网信办主任鲁炜在推进网络空间法治化座谈会上透露,我国将加强互联网立法,同时将会出台APP应用程序发展管理办法。此消息一出,立刻成为各大门户网站头条,在评论中数万网友为将会出台的管理办法“点赞”。

乱象一:恶意软件“吸费

App行业的乱象之首是恶意软件“吸费”。据易观最新数据表明,近六成智能手机用户面临恶意软件的“吸费”威胁而不自知。

陈明是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的在读大学生,平时喜欢在网上下载各种app应用。去年十月份,他在网上看到一款手机视频播放APP,文字介绍称,该软件可播放很多历史性题材视频,在好奇心驱使下,他把这款软件下载到了手机里。

安装的时候没有什么不对劲,也没有点播扣费的提示。”陈明告诉商报记者,没想到这个看似普通的软件,在没有任何收费提醒的情况下,每点播一次,便自动扣除两元话费。“直到收到手机欠费短信,才发现它居然偷偷扣了我近100元钱。”陈明说。

App被篡改后植入吸费木马的类似情况并不少见。”360安全专家万仁国昨日在接受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据360互联网安全中心发布的《2013年中国手机安全状况报告》统计,有21%的恶意程序为恶意扣费类。

乱象二:收集用户隐私

备受网友诟病的APP乱象还有悄悄抓取用户个人隐私和通讯录的行为。

80后”白领卢先生在北城天街附近工作。他告诉记者,前阵子自己打算买车,于是在手机上下载了几个汽车类APP,便于查询报价。没想到,第二天竟然就收到了好几条4S店的推销短信。卢先生有些愤怒,“接连几天,我不断地接到4S店不分时段打来的电话,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虽然我现在已经卸载了这些APP,但推销电话仍不停歇。

市民卢先生的遭遇并非个案。此前,曾有用户微博上反映,手游“疯狂来往”将用户私密视频直接上传到优酷网,供网友公开浏览,严重侵犯用户隐私。根据DCCI互联网数据中心联合奇虎360手机安全中心最新发布的《2014年上半年Android手机隐私安全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有92.8%的用户习惯将个人隐私存在智能手机里。“APP恰好成为窃取隐私的最佳工具。”万仁国说。

乱象三:盗取用户流量

今年24岁的赵小姐家住在渝中区。上个月她往手机里下载了一款截屏软件,没想到,在安装过程中,该软件在后台自动打包安装了4个小应用。“手机流量当时就告急啦!”赵小姐告诉商报记者,5个APP花了近20M的流量,如果不是强制关机,说不定还会下载更多。

赵小姐说,这几个应用在自动安装时根本没有任何提示,而且如果不在应用程序管理后台去查看,根本难以发现。

那些小说阅读APP也是这样,不打开上网功能根本看不了。一打开,APP就不断滚动播放广告和图片,流量消耗特别大。”家住巴南区的侯女士也感叹道。

重庆网信办:行业规范势在必行

事实上,APP乱象并不只是以上几个方面。当各式各样的App正成为人们移动互联网生活的入口时,这个入口却布满陷阱。

APP作为互联网里的一个组成部分,其行业规范是势在必行。”昨日,重庆市网信办专职副主任刘晓年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网络法治化还不够,但法律法规会不断完善的。等国家网信办具体管理办法出炉后,重庆将按照“办法”,严格执法,加强重庆APP行业监管。

北京网信办主任佟力强日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透露,北京正在研究制定《北京市APP应用程序公众信息服务发展管理暂行办法》、《北京市互联网新技术新业务审批暂行办法》等系列法规,来规范APP市场。

声音

加强入门审查 实行追惩机制

目前APP的安全性和正规性主要取决于业界良心。”西南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邓宏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APP制作门槛低,一两个人加上电脑就能够搞APP研发,而且要研发一款吸费软件也不是难事,加上发布渠道在安全监测方面无障碍,所以大量恶意APP存在于市场上。

眼下,国家网信办对APP管理进行立法是非常必要的。”邓宏光认为,有必要提高APP的门槛,在APP进入市场前,对其进行严格审查。“对无关其功能的APP授权信息进行把关,遏制抓取用户个人信息和通讯录的行为。

其次,他建议加强职责划分,严格实行追惩机制。“监管机构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与管理办法,营造健康有序、优胜劣汰的市场环境。

提醒

美女热图”要提防 手机流量常关注

在国家出台APP应用程序发展管理办法以前,手机用户要提高安全意识。”昨日,万仁国和电子科技大学大数据中心数据分析员王朋通过本报向广大市民支招:

1.避免通过二维码、短信链接等不安全的方式下载手机APP而掉入安全陷阱,尽可能在正规、安全的下载平台下载软件、游戏。

2.对冠以“美女”、“激情聊天”、“美女热图”等名称的APP,应提高警惕。

3.通过安全软件查杀手机木马病毒,防止“带毒”APP进入手机。

4.对手机APP的隐私权限进行管理,防止隐私权限滥用给手机中存贮的个人隐私带来威胁。

5.可通过支付保镖对手机支付进行全程保护,确保资金安全。

6.开启手机安全软件的监控功能,实时统计手机流量,避免超额产生高额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