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宁县云贵乡:生态茶园助农实现致富“绿色梦想”

23.03.2015  20:16

蓬松下的“绿色梦想

——云贵乡发展林下茶叶种植侧记

    树在山上,雾在山间,茶在林中,云贵乡的云雾是威宁之最,也是贵州之最。

    走进云贵高原山脉深处的云贵乡马街村、检角村、新民村腹地,秀丽的高原林下原生态茶园在斜阳的照耀下闪闪发光,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

    云贵乡平均海拔1800米,冬暖夏凉,常年多雾,全年平均气温13.2℃。独特的高原湿地气候和高山雨雾为茶叶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生长条件。

    早在上世纪60年代初,当时云贵乡是全县茶叶种植面积最大的公社,并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但由于长期缺乏管理,年代久了,茶叶也逐渐失去了经济效益。后来,随着封山育林的实施,人们开始在茶叶树下种植,树比茶长得快,半个世纪后,形成了现在独一无二的2000余亩林下原生态茶园。

    2011年以来,云贵乡调整发展思路,以生态资源为资本,以绿色产业为优势,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以发展生态经济为重点,大力发展林下茶叶种植,走“绿色、特色”优势的发展新路子。

    该乡以“发展林下经济为宗旨,以占有“市场”为导向,以建设绿色云贵”为目标,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创建新茶园、改造老茶园,力争用3-5年时间把全乡打造成贵州“万亩林下茶叶之乡”。在发展林下茶叶种植同时,大力打造“原生态、绿色、环保、无公害”的高山有机茶叶品牌,实现群众致富的“绿色梦想”。

 

技术人员在茶园查看茶园长势。

    云贵乡为把茶叶产业做大做强,2013年正式启动了茶叶种植行动,2013年12月,成立了集茶叶种植、加工和销售为一体的林下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合作社注册资金100万元,拥有社员500余人。2014年总投资92.4万元,实施老茶园改造580亩,种子投入62.4万元,肥料投入30万元,零星种植500亩。主要分布在新民村、马街村、群丰村、云贵村、五星村和仙水村新增2000余亩新茶种植,形成低海拔种植大众茶、中海拔种植中低档茶、高海拔种植高山云雾茶的三级种植新模式。

    同时在2015年新建一座茶叶加工厂,规模达到年产值达1500万元,年产成品茶叶20万斤,把茶叶产业打造成为烤烟之后的第二大支柱产业。

    茶叶属于喜阴植物,林下茶叶种植,既适合茶叶生长,又不占用农民的耕地。云贵乡以林地资源为依托,充分利用林下自然条件,增加林地生物多样性,既能够产生良好的生态效益,又能够产生很好的经济效益,为农村经济发展开辟了一条循环经济“淘金”路子。

    云贵乡以特色产业为依托,在马街村青山梁子种植林下茶叶2000亩、改建油茶6000亩、改建林下老茶园6000亩,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市场”的经营模式,引进外地老板投资上亿元建成了“云贵乡林下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的龙头企业。

    “老茶园通过改造后,年产优质茶青10万斤,成品茶2万斤,年产值可达到500万元以上。新茶园建成后,到2016年可开始采收,到2018年达到盛产期时,预计年产优质茶青50万斤以上,年产值可达到1000万元以上。”云贵州乡党委书记吴天成谈到林下茶叶种植信心满满地说。

技术人员在检查病虫害。

    云贵乡林下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合作社筹集资金,为茶农无偿提供茶种和提苗肥,并与茶农签订购销合同,农户生产的茶青统一由合作社加工和销售,茶青价格按市场价格收购,确保茶农在不承担风险情况下增收致富。同时,在整个生产过程中严格按有机食品的相关要求进行生产,确保茶产品绿色、环保、无公害。

    在种植过程中,云贵乡在农牧局帮助下,聘请专家进村入社开设技术培训班,举办茶叶种植、采收、加工培训班,提高广大茶农的种植、加工水平。

    在品牌打造过程中,该乡成功打造了林下经济龙头企业示范点,林下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被评定为威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着力打造高原绿色生态茶品牌,以发展现代林下经济的形式,形成了“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特色农业,有力促进当地农民增收致富。

    据悉,云贵乡林下有机茶叶的在新民、马街、云贵、五星等多个村扩大林下茶叶种植面积,预计在2016年全乡将完成1万亩高原生态有机茶叶种植。(高胜利 肖昌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