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阳“五位一体”综合整治促软散党组织转化升级

22.07.2014  12:13

    新华网贵州频道7月22日电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绥阳县细化选能人、立规矩、抓教育、畅言路、兴产业配套措施,实施“五位一体”,综合整治,全力促进基层软弱涣散党组织转化升级。

    选能人强带动治“”,着力破解基层“无能人管事”难题。一是实施“三培养”计划。按照“三个培养”总体要求,指导各软散村党组织立足实际,制定农村能人党员培养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深入推进农村能人党员培养,同时把农村能人党员纳入村级后备干部库,搭建多样化平台,实施超前培养。二是实施“凤还巢”计划。全力引导外出务工创业成功党员人士回软散村党组织担任村干部,真正将思路宽、会管理、双带能力强的党员选拔到软散村班子。三是加大软散村书记配备。一方面,加大软散村党组织“产业书记”配备,对情况复杂、矛盾突出、发展任务重但无合适支部书记人选的软散村党组织,采取从机关、企事业单位中选派干部任职或挂职;或按照“地域相邻、产业相联”的原则,通过强村带弱村、大村带小村、联村建支部等方式,引导优秀村党组织书记跨村任职或兼职;或实施“百干百非百企助村”计划,鼓励、引导或选聘机关、企事业单位中级职称以上农技干部、改非干部、提前离岗或退休干部以及非公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回原籍或跨区域担任软散村党组织书记或“产业书记”等方式,切实加强软散村党组织“产业书记”配备;另一方面,强化软散村党组织“第一书记”配备,大力实施“县官当村官”计划,选派县委常委担任软散党组织“第一书记”,选优配强软散村党组织书记。截至目前,全县已为软散村培养农村能人党员23名并纳入村级后备干部“一村一册”台账,实施跟踪培养锻炼;引导8名县内外出务工创业能人党员到软散村担任村干部;选派选聘8名创业能人担任软散村“产业书记”,选派8名县委常委担任软散村党组织“第一书记”,在一定程度上破解了“无能人管事”的问题,为软散村党组织转化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立规矩强约束治“”,着力破解基层“无规章理事”难题。一是启动制度清理。围绕软散村工作重点,立足于现有各类规章制度,坚持“废、改、立”相结合的办法,对那些可有可无、操作性不强的制度,进行全面清理、完善或废除,着力提高现有制度的科学性,对一些必要的而又不便于操作的制度,建立完善相应的配套措施和办法,增强可操作性,提高执行力。二是推动制度创新。在制度清理基础上,积极鼓励基层推动制度创新,要求各软散组织按照“废立结合、宁缺毋滥”的原则和“简便易行、务实管用”的总体要求,着力规范或创新一批管理制度,以制度的科学化程度提高软散村村干部工作行为的规范化水平和群众的满意程度。截至目前,全县共帮组软散村清理、建立和完善涉及农村低保评定、林地确权、计划生育、综治维稳、党员教育管理和走访联系群众等各类制度12个,建立和完善配套措施20余个,真正把村干部的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较好地规范了村干部工作行为,在一定程度上破解了“无规章理事”的难题。

    抓教育强素质治“”,着力破解基层“无能力议事”难题。一是开设“法制道德讲堂”。组建法律、法规、政策、农村实用技术、移风易俗、乡风文明等“应知应会”方面的宣讲团,围绕“知耻明礼、崇德向善”主题,每月开展1-2次法制道德宣讲,着力提高群众的认知程度,增强老百姓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建立群众道德素养民意测评机制,把尊老爱幼、遵纪守法、移风易俗、邻里和睦、诚实守信等纳入评议范围,每年开展一次评议,结合评议情况建立台账,对民意评议情况较差的,实施重点结对帮促,跟踪强化。二是组建“党的声音小喇叭宣传队”。建立乡镇党委包村党组织、村党组织包党小组、党小组包党员、党员包户主、户主包家庭成员“五级包保引导机制”,充分利用好远教资源,通过开辟“群众夜校”、“小区(院落)课堂”、“田间课堂”等,以群众会议、党小组会、党员大会、村民小组会议、村民代表大会为契机,强化对党在农村系列方针、路线、政策的经常性、实效性学习,坚持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用党的先进思想引导党员干部和群众,使党的声音成为社会最强音,将各级党组织确定的目标转化为党员干部和群众的共同意志和自觉行动,把基层党员干部和群众的主要心思引导在工作上、引导在发展上,积极营造党员干部和群众齐心协力思发展、谋发展、推动发展的良好环境。三是全面实施农村无职党员“设岗定责”管理。选树各领域模范岗位,如诚实守信模范岗、尊老爱幼模范岗等,对农村各领域党员进行分类设岗管理,选准选实并表彰、塑造一批有生命力、有公信力、有说服力、有感召力的先进典型,以模范带动一般,以监督规范行为,引导基层崇尚健康,积极向上。截止目前,全县8个软散村全部建立了“法制道德讲堂”,组建法制道德宣讲队8支,组建“党的声音小喇叭宣讲队”8支,开展法制道德宣讲50余场次,涉及基层党员群众1.5万余人次,大大地提高了全民法制道德素质;选树农村无职党员典型100余个,搭建“网格化”结对帮带100余个,较好地带动基层群众素质提升,在一定程度上破解了“无能力议事”的难题。

    畅言路强民主治“”,着力破解基层“无平台说事”难题。以“四议两公开”、“一事一议”、“点题公开”等为载体,充分尊重群众的主体地位,切实发挥村民小组会、村民代表大会、党小组会、党员大会、基层民管委、户代表和村民之家的作用,重点实施“四会治村”(党总支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村务监督委员会、群众议事委员会)、“四步议事”(党支部提议、党员代表大会审议、党群议事会决议、监委会全程评议)、“四式公开”(绘流程图、挂公示牌、设公开栏、发明白卡)、“四制监督”(实施过程监督、决策程序监督、重点环节监督、成效评估监督)。通过创新管理形式,为民主稳村提供有效载体,让基层群众、村级干部双向互动,推动基层和谐。截至目前,8个软散村已组建基层“民管委”20余个,选举户代表450余户,推动“一事一议”50余场次,开展“点题公开”80余场次,代表群众议事130余场次,真正让群众参与有渠道、民众管理有平台、基层诉求有回应、层层监督有保障,在一定程度上破解了“无平台说事”的难题。

    兴产业强发展治“”,着力破解基层“无财力办事”难题。组建了以县机关涉农部门为主的软散村集体经济项目专家服务团,建立健全软散村集体经济项目支撑、项目评估、项目服务和和项目扶持四大平台,全力提供项目寻求备案、评估立项、跟踪服务和资金扶持等方面的服务,多措并举推动软散村产业发展,以村级创业带动党员群众创业,以党员群众创业带动群众就业,全面促进村级组织和群众“双赢双增”。截至目前,全县已为8个软散村储备集体经济项目16个,组建根治服务队伍8支,开展专家评估4次,提供扶持专项资金300余万元,启动软散村集体经济项目11个,预计年内将为8个软散村提供20-50万元不等的集体经济积累,在一定程度上破解“无财力办事”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