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红利”助推基层人才与发展同频共振

16.10.2015  12:53

                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人才短缺是四川面临的“老大难”问题。为了让人才向“下”流动,近年来,四川省委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人才新政。这些人才“红利”犹如源头活水,浇灌着人才之花,开始在四川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结出硕果。(10月13日/人民日报)
  人才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根本,人才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人才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紧紧依靠各类人才的支撑。人才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邓小平曾经说过:“任何事情都是人干的,没有大批人才,我们的事业就不能成功。”而我国基层一线、边远山区却长期处于人才缺乏的困境中,地理区位缺乏比较优势,经济社会发展滞后;人才引进长期处于劣势,现有人才配置不合理,区域发展不平衡,人才奇缺与积压浪费并存矛盾明显;人才发展观念及体制机制落后,人才管理工作随意、粗放、封闭,人才投入严重不足,人才成长环境不佳,人才流动率及使用率低下;产业基础发展不好,缺乏人才施展才能的载体及平台等等问题都深刻表明基层、山区等地区人才工作不容乐观。
  针对种种原因,近年来四川省出台了一系列人才红利,让人才向基层、向边远山区流动,为当地老百姓带来了真正的福利。四川省一方面,创新了人才工作体制机制,从制度根源优化基层人才环境,提升基层人才发展空间,激励人才到基层到艰苦地区干事创业。四川省破除体制障碍,对现有基层人才政策进行了集中梳理、修订和完善,加强基层人才政策的整合和集成,构建出利于人才向基层流动的引进培养、评价使用、激励保障政策体系。另一方面,四川省还积极思考人才引进来了,培养起来了,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如何确保人才留得住。近年来,不断强化艰苦地区和基层一线的保障和扶持力度。重点在培养提拔、继续教育、工资、职务、职称等方面实行倾斜政策,提高艰苦边远地区津贴标准,改善工作和生活条件,想方设法帮助解决基层人才住房、就医、子女教育等问题,优化基层地区引进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的本土环境。使人才能够在施展才华的同时不断迎接挑战、攻坚克难,真正享受实现人生价值的幸福和愉悦,为广大人才在基层创新创业、施展才华提供理广阔的舞台。    一个日益庞大、高端引领、层次丰富、分布合理的人才队伍,正在四川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第一资源”作用,实现人才工作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同频共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