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怀企地共建助推同步小康

19.06.2014  11:14

    6月8日,天空飘着绵绵细雨,可丝毫不影响国宝酒厂员工们的幸福心情。已是下午两点多,走进酒厂包装车间,印象最深的是工人们忙个不停的身影。娴熟的手法,加上已经包装好的各种年份酒摆成的“长龙”,让人肃然起敬。当前,中国白酒正处于全面转型的调整期,但这并没有影响仁怀酒类企业生产的信心,反而在发展中承担着越来越多的社会责任?带着这份好奇与崇敬,记者对近年来该厂经营模式进行了采访。

    水塘、下坝和板桥是苍龙街道所辖的三个行政村,该村党支部通过实施土地流转政策后,积极发展现代高效农业,通过引进公司进入园区发展模式,既保证了园区内农户家家有稳定收入,村民又能通过进园区打工,提高经济收入。由于发展的是现代农业,与以前相比,三个村均出现了大量剩余劳动力。村党支部通过多方调研和协调后,与辖区内酒厂达成合作协议,采取将剩余劳动力转移到酒厂工作的办法,有效解决三个村劳动力剩余和企业用工需求的矛盾。

    钟敏是板桥村村民,是实行劳动力转移后第一批进入国宝酒厂上班的员工。起初,因为子女读高中需要大笔开销,父母虽然年龄偏大倒也还能劳动,仅仅依靠到园区务工,一方面用人需求数量有限,另一方面子女读书所需费用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正当钟敏感到手足无措时,酒厂进村招工的消息好比“雪中送炭”,让全家看到了希望。经过村党组织和酒厂全面考察推荐,钟敏如愿进了酒厂上班,每月能按时领取3000多元固定工资。“像钟敏一样经过企业和党组织共同协商转移劳动力解决用工需求的,目前已近300人。”国宝酒厂办公室主任仇国端告诉记者,企业进村招工的做法,为三个村在全省率先实现全面小康起到推动作用。

    “在实现‘村企共赢’后进一步牵手发展。”酒厂党支部负责人刘大华说,“2008年,国宝酒厂成立了党支部,双方结成友好支部,拓宽了合作的渠道,酒厂每年对家庭贫困大学生进行不低于5000元的学费资助,先后对18名家庭特困大学生实行大学期间全面帮助,保证他们能顺利完成学业,除此之外,酒厂还对村民自然灾害、大病等进行救助,出资帮助村里修建通组公路5公里。

    2012年,在村企党支部的联手下,采取“双向”服务模式,酒厂将生产酒糟运往园区和农民家中,作为有机肥料开展农业生产,园区通过送货上门的办法,根据企业需要,将园区蔬菜送往各间酒厂,暨节约了双方的生产成本,又满足了酒厂在饭桌上的需求。

    企地共建是近年来我市积极探索的一条助推同步小康发展之路。通过企业帮村发展产业,村级组织协商解决用工需求,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也壮大了村级集体经济。截至目前,全市32个小康村已成功牵手企业,通过实行“双向”服务的发展模式,真正实现了村级与企业共赢,为全市率先建成全面小康工作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陈 飞  张贵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