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怀:发展产业园区 助力小康建设

11.09.2015  13:07

    新华网贵州频道9月11日电  近年来,仁怀市狠抓产业园区建设,持续抓规划、推项目、调结构、保投入、稳增长,园区建设富了农民,美了乡村,靓了环境,促进了全面小康建设。

    这几天,仁怀市五马镇协农村村民杨朝会正在地里采收蔬菜,不过这些蔬菜并不是她的,而是东升农场的。杨朝会说:以前她种地的话,一年只有千把块钱的收入,现在田租出去了,每年的租金有八百块,在里面干活,天干天湿都可以做,一个月有一千多块钱,不仅收入稳定,而且每年比以前高了一万多元。

    2015年3月,五马镇东升农场动工建设,农场从农户手里流转了1080亩土地,流转户每亩土地每年可拿到800元流转金。土地流转后,流转土地的农户就来到农场务工,变成了产业工人,收入比以前高了很多。据东升农场场长王树成介绍:农户种植是小规模种植,农场是大规模种植,设施齐全,技术人员到位,管理也跟得上,所以种出来的品质和产量就都比农户提高很多,每天当地有400多个农民工在农场上班,每个月农场都要付出30多万元的工资。

    五马镇的另一个现代农业观光园区——仁怀·台湾生态园刚建成开园,就聚集了不少人气,每天游客络绎不绝,当地一些群众看准时机,开始从事餐饮、副食品零售等第三产业,增加了收入。五马镇协农村村民杨庆乾就在自家开起了副食品店,他说:“生态园开启后,来往的人比较多,他家开的小店每天都要卖一千多块钱”。而开鱼庄的老板母先虎,生意了不错,母先虎介绍说,他的鱼庄是今年4月21日开业的,开业当天就卖了七八千块钱,平时每天接待三四桌人,有一千多块钱的收入。

    五马镇协农村依靠农业园区实现了小康,而坛厂镇樟柏村的村民依靠工业园区,也过上了小康生活。走进樟柏村,你会看到一座座错落有致黔北民居依山傍水,宽阔整洁的通村公路绕村而行,村民们在村级文化活动广场上翩翩起舞,整个村庄充满了欢声笑语。樟柏村党支部书记母先磊说:“这几年樟柏村群众富了,环境变优美了,道路交通全部都硬化完毕了,户户通、组组通公路了,给老百姓带来了很大的实惠,这些都要归功于坛厂循环物流园区落户樟柏”。

    在酒都仁怀,只要建有园区的地方,水、电、路、讯及环境状况都非常好,群众的小康实现程度都非常高,园区对当地群众的辐射带动作用是非常明显的。仁怀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陈魁说:“建好一个园区,就可以带动一方发展,带富一方群众,目前仁怀经济开发区已建成了茅台文化古镇产业园区、仁怀名酒工业园、坛厂现代服务园区等多个园区,覆盖了10个乡镇,受益群众达到30万人”。(余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