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怀增强“三大功能”推进党建聚力

06.08.2015  13:11

    新华网贵州频道8月6日电  今年以来,仁怀市按照“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抓党建”要求,突出全面从严治党主线,强化“抓党建就是抓关键,抓作风就是抓重点”,立足“党建聚力年”年景定位,实施“十个聚力、十项行动”,坚持面向基层夯基础、面向全市抓服务、面向全省找坐标、面向长远建机制,着力推动基层组织建设出生产力,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服务功能和发展功能,形成了同频共振互促共融的大党建格局。

    围绕“书记抓、抓书记”增强政治功能。紧紧抓住各级党组织书记这个“关键少数”和“少数关键”,通过实施“项目清单、专项整治、典型引领”行动,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和政治引领作用,切实把党建责任抓在手上、扛在肩上。一是实施“项目清单”行动。围绕党建责任、党建考核、责任追究等方面,分解具体项目32条,建立起项目清单库,明确目标要求、责任主体、推进举措、完成时限,细化成员单位和基层党组织书记、党委班子成员、党务干部职能职责,以项目化方式推动落实党委(党组)书记管党治党“第一责任”,增添了抓党建工作的动力与活力。二是实施“专项整治”行动。始终坚持问题导向,专项整治“为官不为”、软弱涣散党组织和不合格党员,重点解决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动摇、党内生活不严格、履行职责不到位等问题,先后调整党委(党组)书记3名,分领域累计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32个,对违纪违法、发挥作用差的13名党员进行严格处置,确保了党员队伍先进性和纯洁性,不断增强了党组织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三是实施“典型引领”行动。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围绕基层一线、项目一线、发展一线、群工一线选树一批先进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形成了学赶先进、见贤思齐的社会氛围。目前,围绕“双创双带”、“信息化建设”、“五好基层党组织”党建精品线打造形成45个示范点,隆重表彰了10个“五好基层党组织”和144名先进个人,助推了“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支部就是一个坚强的战斗堡垒”。

    围绕“基层抓、抓基层”增强发展功能。坚持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通过“基层抓、抓基层”,将党组织的政治优势转化为推动发展的强大合力。一是聚力队伍建设。建立培育、监管、激励三项机制,统筹推进“三支队伍”建设,持续开展“千名村干大轮训”,聘请省市党建专家培训200名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和“第一书记”;采取“走出去”的方式,选派83名项目书记、贫困村支部书记外出考察学习;选优配强21名乡镇党委委员专抓基层组织建设,培育了农村致富带头人2120名;通过开展村级班子运转考察,从市直机关选派干部担任60个贫困村“第一书记”,扎实推进精准扶贫。二是聚力两个覆盖。根据“按需设置”的要求,依托“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创建点、党员聚集地、非公企业,采取“独建、联建、挂靠”等方式设置党组织17个,大力实施“机关党组织融入基层、机关党员融入群众”的“双融党建”,切实把党的力量和党的主张传递到“神经末梢”,实现了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两个全覆盖。三是聚力阵地建设。围绕“新建一批、扩建一批、改建一批”的工作思路,实施“阵地建设升级”工程,按照村、社区办公阵地分别不低于500平方米和600平方米的标准,投入1100万元新建11间村室,打造形成“五库双网一平台”21个,着力优化市、乡、村、组四级服务网络。

    围绕“聚力抓、抓聚力”增强服务功能。围绕主题党建,分领域推进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升级发展,通过搭建平台载体、创新方法途径,把各级党组织的优势资源聚集到服务改革、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群众、服务党员中。一是“双创双带”破解“空壳村”脱壳难题。围绕“空壳村”难题,探索实施了以“党员创业带富”和“支部创业带富”为主的“双创双带”工程,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进一步夯实了基层基础,提升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实施创带项目847个,受益党员群众30余万人,127个“空壳村”摘掉空壳村帽子,“双创双带”荣获第三届全国基层党建创新最佳案例奖。二是“党的声音进万家”构筑党群互动新常态。围绕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持续开展以“七个一”为工作内容、“五个有”为工作目标的“党的声音进万家”活动,形成了“听音不出户、小事不出村、镇乡全天候、到市马上办”的服务群众新机制、“党的声音进万家、万家声音有回应”的党群互动新常态。三是“一蹲十联系”服务群众零距离。结合“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在全市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中开展“一蹲十联系”活动,实现了党性在一线锤炼、信念在一线增强、宗旨在一线强化、问题在一线解决、作风在一线转变。目前,县处级领导干部均开展了2次蹲点工作,走访贫困村60个,走访贫困户210户,收集意见建议85条,现场办理民生实事103件,走访慰问“三关爱”群体193人次,化解信访结案17件。(陈飞 张迁 王洋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