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怀市:全面深化改革 让广大群众享受制度优化红利

27.12.2014  12:07

让广大群众享受制度优化红利

——仁怀市全面深化改革工作综述

    “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破除体制机制的障碍,为推动增长高速度、发展高质量、工作高标准,争当强县建设排头兵、全面小康先行兵奠定坚实的体制基础。” 在今年五届三次党代会上,仁怀市认真讨论并审议通过了《关于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实施方案》,对深化改革工作进行总体部署,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要求、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发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动员令。

    随即,全市改革工作迅速启动,把18项改革任务提上日程,倒排时间表,从最急迫的事项入手,从老百姓最期盼的领域和制约经济社会发展最突出的问题寻求突破,全面深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改革制度,以改革新优势增创发展新优势,向改革要红利,用改革促振兴。

    全面深化改革开局之年即将收官,一年来,仁怀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及遵义市委各项改革部署,统筹谋划,将改革任务细化成188个项目,建立健全改革工作台帐,每季度进行调度,完成了的及时销号,没有完成的责成说明原因并限期完成。截至目前,全市已实施改革项目121个,尚未启动66个,实施率64%。

    定调子 定框架 改革工作顺利推进

    仁怀市把2014年作为改革开放年、小康攻坚年、环境提升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朝着改革开放的新目标发起冲锋。

    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任务为: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牢牢把握“六个紧紧围绕”总体布局,以主导战略、重大问题、发展需求为导向,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紧扣“双千亿”、“两率先”和建设“四个仁怀”为目标,进一步解放思想,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强社会活力,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为推动增长高速度、发展高质量、工作高标准,争当强县建设排头兵、全面小康先行兵奠定坚实的体制基础。到2020年,在事关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上取得决定性成果,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实施方案》对提上日程的18项改革明确了牵头领导、责任部门、配合单位和完成时间。市委、市政府用前所未有的重视程度来奠定改革的高起点,不仅把本次改革作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遵义市委四届四次全会精神的重大举措,还把推进改革作为加快推动仁怀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定思想、定调子、定框架,明确改革路线图和时间表。形成“四大班子”共下一盘棋、抓落实一个声,拧成一股绳的改革强大合力。

    建立推进改革的领导机制,成立由市委书记任组长,市委副书记、市长等人任副组长,其他市委常委、副市长为成员的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负责全市深化改革的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

    建立推进改革的网络化工作体系。形成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高位协调、市各部门横向联动、乡镇(街道)、开发区(园区)纵向贯通、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建立推进改革落实机制。加强改革推进过程中重大问题的对策研究。主动对接中央、省委和遵义市委出台的各项改革政策,提供动态分析。针对改革实施中遇到的突出问题和共性问题,研究完善具体操作意见和对策措施。

    同时,建立推进改革考核激励机制。实施改革项目领导责任制,将改革任务纳入部门和乡镇(街道)、开发区(园区)的年度工作目标考核体系。制定改革考评办法。对成绩突出和具有典型示范意义的部门和乡镇、开发区给予表彰激励,对未能按期完成项目进度的给予通报批评并责令整改;建立推进改革的高效监督机制。充分发挥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工作监督和法律监督,市政协的民主监督作用,切实加强纪检和监察部门的督促检查,广泛听取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及各人民团体的意见和建议,高度重视舆论和社会公众的监督。市委督察局和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进行跟踪督查,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监督机制,确保全市改革任务顺利推进。